本章检测
(考试时间:60 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2分)
1、(3分)化学是21世纪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开发新能源
B、开发电脑软件
C、防治环境污染
D、合成新材料、新物质
【标准答案】 B
【解析】
A、C、D都需要利用物质间的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领域;B属于计算机研究领域。
【end】
2、(3分)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
A、有新的物质生成
B、有气体放出
C、放热、发光
D、有颜色变化
【标准答案】 A
【解析】
有气体放出、放热、发光、有颜色变化都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灯泡发光、放热;氧气变为液态氧,颜色变为淡蓝色。
【end】
3、(3分)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南极冰川的融化
B、江河沙石的迁移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天上云雨转换
【标准答案】 C
【解析】
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end】
4、(3分)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标准答案】 B
【解析】
量筒只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可作为反应容器使用,故A错误;烧杯不可直接加热,如需加热,须放置在石棉网上,故B正确;温度计不可用于搅拌溶液,故C错误;熄灭酒精灯,只可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D错误。
【end】
5、(3分)下列叙述中,属于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氧化铜是黑色固体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D、铜绿受热可以分解
【标准答案】 D
【解析】
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
【end】
6、(3分)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标准答案】 C
【解析】
药液在皮肤表面汽化,说明氯乙烷的沸点较低。
【end】
7、(3分)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标准答案】 D
【解析】
A、B、C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为物理变化;D发生了化学变化。
【end】
8、(3分)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建设海绵城市减少水的流失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标准答案】 D
【解析】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end】
9、(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B、氢气用作燃料
C、高粱用于酿酒
D、氧气用于炼钢
【标准答案】 A
【解析】
刻划玻璃,利用的是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end】
10、(3分)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标准答案】 B
【解析】
A项,量取9.5mL液体应选取10mL的量筒;C项,瓶塞应该倒放。
【end】
11、(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2
D、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标准答案】 B
【解析】
A项,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C项,加热试管中液体,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D项,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易使试管底部破裂。
【end】
12、(3分)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
C、在变化中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标准答案】 A
【解析】
颜色改变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不一定是化学变化,A正确;状态变化可能是生成新物质,也可能是原物质,无法判断变化类型,B错误;灯泡通电发光、发热,为物理变化,C错误;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D错误。
【end】
13、(3分)依据所学知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 A
【解析】
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的,看颜色无法区分,A错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B正确;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正确;酒精有特殊香味,白醋有酸味,D正确。
【end】
14、(3分)下列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标准答案】 A
【解析】
A项,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B、C、D项均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end】
二、填空题(6小题,共43分)
15、(7分)(7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广口瓶、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h.药匙、i.石棉网、j.试管刷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用序号填空)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6)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 );
(7)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参考答案】 (1)c
(2)f
(3)a
(4)j
(5)e
(6)i
(7)h
【解析】
(1)酒精灯用于加热;(2)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3)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4)试管刷可用于洗涤玻璃仪器内壁;(5)广口瓶常用于贮存固体药品;(6)石棉网常在加热时作垫物用,使受热均匀;(7)药匙常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end】
16、(4分)(4分)在网络上很容易查到如下信息:氯气,化学式为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性,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遇水时,容易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要求答3点)
①( );
②( );
③( )。
(2)氯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回答1点)( )。
【参考答案】 (1)①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合理即可)
(2)与水反应
【解析】
(1)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与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end】
17、(9分)(9分)(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 ),结论是( )。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 )层,最明亮的一层是( ),将一根木条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过约1秒钟后取出,就可以看到( )变黑。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且干燥的烧杯,就可以看到烧杯内壁(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
【参考答案】 (1)浮在水面上 蜡烛密度比水小
(2)三 外焰 接触火焰部分的木条两端
(3)有水雾出现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水
【解析】
(1)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横放的木条接触外焰的部位最先炭化变黑。
(3)将一只冷且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水蒸气遇冷液化,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end】
18、(5分)(5分)用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填空(填字母):
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石蜡熔化成液体( ),继而在烛芯处汽化( ),看到的火焰实质上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由此可知石蜡的熔点较低( ),石蜡具有可燃性( )。
【参考答案】 C C D A B
【解析】
熔化、汽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石蜡蒸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