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

96阅读 | 4收藏 | 1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1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2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3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4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5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6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7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8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9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10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11页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第1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私奔到月球 上传于:2024-04-05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摘要:大学生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美、英、德、法、新加坡等5个国家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包括完善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强制实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医疗保险 国际比较 一、文献综述 1.国内学者的研究 我国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理论研究较少,可以说目前,大多数研究只是通过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的描述,进而提出初步的建议或措施,还缺少对于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1)对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费医疗不再能满足大学生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学生公费医疗存在的问题,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也逐年增加。 刘铁明(2006)认为,在突发疾病与意外事故前,目前的大学生公费医疗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公费医疗体制下,对于一旦出现大、重疾病的学生来说,有限的投入成了杯水车薪。易建明,陈阳林(2007)简要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问题,他们认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全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保障水平低,学生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国家财政拨款不够,学校承担责任不够。余青、戚巍(2007)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有:公费医疗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公费医疗地域限制太大;重大疾病患者难以得到医疗保障等等。安华(2009)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公费医疗社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现行的大学生公费医疗体制中,国家将计划内大学生的医疗经费拨给各高校后,各校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制定报销比例。各地各校的标准都不一样,可以说是各校管各校,社会化程度低,医疗保险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2)对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的筹资制度的研究 李均(2006)针对现状得出应该探索适应大学生筹资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统筹的资金筹集制度。莫曲波(2008)指出在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资金筹集中,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作用,积极推动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筹资制度改革,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完善筹资制度,稳定经费来源;同时,提高统筹层次,扩大统筹范围,兼顾公平与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3)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的研究建议 徐馄(2004)提出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必须全员参保,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以加强医疗保险的强制性和弥补商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属地管理,全国或全省统一做法。崔晓华(2004)认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应该采取一种政府补贴、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学校和学生共同缴费的强制保险模式。 高金娥(2007)则认为“小病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是对高校大学生医保成果的优选,它符合中共中央和卫生部的医保政策。杨辉(2007)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应是现行公费医疗、商业保险和贫困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逐步向社会医疗保障过渡,构建全社会医疗保障资源体系”。 郑功成提议应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在构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并且规范商业保险市场,作为大学生补充医疗保险。 2.国外学者的研究 总体上说,关于学生医疗保险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国外关于学校卫生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医疗保障组织和医疗保障服务内容方面,如关于校医疗保健组织建设,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健康和艾滋病防治、妇女保健等的研究。国外关于青少年医疗需求力一面的研究很多,但也都是从需求的服务内容角度来研究的。 二、国外典型国家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 外国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相当的成熟,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相当成熟,大学生是一个年轻且无收入来源的群体,所以基本上是政府承担了医疗保险的主体责任。纵观欧美、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几乎都实行的是全民性医疗保险,在这些国家就不存在公办、民办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区分问题,公立、私立大学学生享受均等的医疗保险待遇。即便是印度、巴西等一些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在建立“全民性医疗保险”的理念下对大学生也都有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 而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虽然为高校建设及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公费医疗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公费医疗对医患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浪费严重。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学生数量的增大,大学生患严重疾病或意外伤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国高校的医疗保险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大学生的普通疾病治疗水平低,大重病和意外伤害更是无力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也有必要充分借鉴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来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制度。 (一)美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 1.制度概况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位的经济强国,其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也是市场主导型医疗保障制度的典型国家,美国的医疗体制以高度的市场化为主要特征,实行管理式医疗计划。美国医疗保险体系主要依靠私营保险的形式实现对居民的医疗保障。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仅仅负担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障,他们是65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残疾人、少数民族等,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公民都享受不到社会医疗保险,只能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在美国,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仅仅负担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障,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公民都享受不到社会医疗保险,只能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而大学生属于特殊人群,自然能够享受价格低廉的社会医疗保险。大学生都要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在报到时学生必须提交参加医疗保险的证明,否则就不能注册入学。此外,注册在校的高校学生会自愿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学生的抚养人也可以自愿投保。 美国的商业保险由来已久,市场比较成熟和完善。商业医疗保险对高校学生的保险范围十分广泛,一般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伤亡、住院医疗费、门诊医疗费、精神疾病治疗费、甚至生育费等等都包含其中。疾病病种覆盖范围极其广泛,从小病到大病的病种基本都包括。保险的期限不是以整个大学阶段为期限,而是以单个学年或学期计算,并且,保单不可以续保,若要继续投保则必须重新办理包括体检在内的各项手续,相当于重新投保。这种做法虽然相对麻烦,但可以使保险公司减少风险,也可以对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起到预防的作用。根据参保期限的不同,保险费的支付方式也不同,有年付、半年付及月付三种,保险公司一般在学年伊始还会提供一定的保费优惠。投保后,保险公司鼓励被保险人到有协议的医生诊所或医院就诊,这些诊所或医院会根据被保险人的需要和具体情况,提供医疗服务。保险公司在赔付保险金时根据就诊医院规定的免赔额进行理赔,个人按照自付比例进行支付。 此外,美国一些大学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本校的医疗保险。哈佛大学规定,所有的全日制学生必须参加哈佛大学健康计划,并缴纳强制性学生健康保险费;斯坦福大学每年从学费中划走一定数额的保险费,为学生的医疗提供帮助和支持。 2.制度特点 美国大学生医疗保险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1)美国政府在提供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同时, 根据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利用商业保险作为进一步的医疗保障补充,这样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商业保险作用显著; (2)学生医疗费用支付手续简便,医疗费由社会保险机构或保险公司向医院直接支付; (3)就医选择多样,保费支付方式灵活,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广泛。 3.制度弊端 同时美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也存在着医疗体系的弊端——高支出、低效率、欠公平。自奥巴马执政以来,一直承诺实行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险,直至2010年3月23日,总统签署了医疗保险改革法案,揭开了美国社会保障体系45年来最大的变革,为美国实行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铺平了道路。美国此次医改,也是在反思和定位政府和市场在医保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国内常常举行各种游行,要求尽快实行免费的社会医疗保险。美国的研究生工会在近两年也常常举行抗议游行,要求享受免费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二)英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免费医疗保险为主和商业医疗保险做补充 1.制度概况 英国是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也是国家医疗保险类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奠定了英国社会保障计划的思想基础,1948年英国宣布正式建立成福利国家。这种保障模式的特点有:累进税制与高税收、强调政府责任、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和保障水平较高。 英国实行国民卫生保健体系( NHS),向英国居民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医疗服务,其经费主要靠政府财政收入,绝大多数事故、突发事件和社区的医疗服务(不包括住院)对任何人都是免费的。外国留学生,只要在英国全日制学校学习满6个月以上, 只须向所住附近的医疗机构办理登记注册,并选择自己的医生,都可以享受NHS服务。 NHS规定每个居民(包括在校大学生)在享受NHS前,须向住所附近的公共医疗诊所或者大学医院办理登记注册,选择自己的医生。英国各主要保险公司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医疗保险服务,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品种作为补充。看病前一般要与主治医生提前预约,病人凭医生的处方去药店免费取药。大学生保健服务中心也有自己的药房(药品免费),但病人须付少量诊费。若病人须转科治疗,医生可以推荐,病人也可以自己去。看牙科或者去私立医院就诊,病人须自负较高的费用。 2.制度特点 英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特点是: (1)在英国,生病不直接上医院去看病,而是去诊所,除非需要急诊或医生要求患者去做某项检查时才去; (2)看病时,只要出示医疗卡,就诊就不需要任何费用。不过这个免费只是指诊疗不要钱,而开处方一次约为6英镑,药品按照药价来算。如果生病住院,一切费用(包括大型手术费)全部都是免费,医院每天还要免费提供3餐和2次茶点; (3)英国的国民卫生保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国民的医疗需求,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层次较高,方法比较灵活。 3.制度弊端 英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突出特点是免费提供的医疗保障较多,因此这对国家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医疗资源的浪费也较为严重,没有成本的医疗保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大学生的自我健康意识和健康实践。 (三)德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强制性的医疗保险 1.制度概况 德国是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起源地。这种社会保障模式也称“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或“投保自助型”社会保障模式,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后被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采用。这种模式的特点包括:以劳动者为核心、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互助共济和现收现付。德国医疗保险实行议会立法、民间实施和政府监督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与管理,分为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种类型。医疗保险制度按行业或阶层大致可以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工资超过最低限度的所有雇员;农民、家庭手工业者;失业者、大学生、残疾人和退休人员;投保人配偶及其子女,只要他们的收入超过最低限度,就可以享受免费保险。 (1)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及支付方式 德国大学生法定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由政府统一制定,2008年为每月55欧元左右,适用于各家公立保险公司。学生被视为无业者和没有收入的群体,因此该缴费标准非常优惠。学生每学年的学费一般为1000欧元,一年需交纳的医疗保险费约为660欧元。在德国,无论学生来自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家庭,其法定医疗保险费都是一样的。而且,德国大学生医疗保险不是由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的,而是由德国各保险公司直接负责大学生医疗保障和保障经费的管理。 (2)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保障形式 为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医保,法律对大学生做出专门规定,具体规定如下:所有在德国大学就学的大学生,必须参加义务医保。“义务”的含义是(l)学生必须参加医保,否则不能在德国大学注册;(2)一般情况下学生必须在公立的保险公司投保,也可在私立保险公司投保;(3)大学生的义务医保费是由德国政府统一制定的,目前,年缴保费在60—90欧元,有时会在此范围内做一定幅度的调整45。所有在德国大学就读的本、外国学生,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注册入学时学生必须提交医疗保险证明,否则不能注册。学生向保险公司投保后保险公司会出证明,凭此证明可去大学注册,并给投保者两本就诊券。投保者可自由选择医疗保险机构许可的医生就诊,不必付挂号费。只有医生认为有必要进医院检查或治疗时病人才能去医院。否则,医院可以不予受理,急诊病人则不受此项限制,对于不值钱的药品,例如感冒药、抗晕车的药品和泻药等医疗保险机构不承担费用。治疗费医疗保险机构直接支付85%,被保险人自付15%。 (3)大学生医疗保险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内容 大学生医疗保险提供的医疗服务主要有:各种预防保健服务、各种医疗服务、各种药品和辅助医疗品、患病(包括怀孕)期间的服务或津贴、各种康复性服务、免费或部分免费就诊所需的交通费用等。据医疗保险的规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病症和客观医疗条件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医院和医生,但越过全科医生直接找专科医生看病费用则需自理。 2.制度特点 德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特点有: 第一,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险机构直接与医院结算医疗费用,这样医院不会耽搁治疗时间,同时,服务与付费分开,可以有效控制和调节医疗机构的行为; 第二,该制度属于强制性,有立法做基础,所有大学生都参加法定医疗保险; 第三,报销的支付方式比较灵活,就医选择多样,保障范围广泛,参保后自付比例和待遇都是法定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务保险、护理保险以及意外保险。医务和护理保险将由作为医疗储蓄金管理机构实施;意外保险将自动由大学实行。法律对大学生应该缴纳的保险费有明确的规定:在年满30周岁之前,大学生按照各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平均保险费的70%标准缴纳保险费。 (四)法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强制性特点突出 1.制度概况 法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强制性的。法国的医疗保险主要由法定医疗保险、互助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及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构成。相关法律规定:凡居住在法国的受薪者或达到高中毕业年龄的学生,无论是法国人或是外国人,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同时,在法国国外看病,回到法国后可以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办理费用报销和索赔。 在法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包括:法定医疗保险、护理保险以及意外保险。大学生入学后,凭注册证明就要在医疗保险中心获得一个保险帐号,今后每年的保险帐号不变,直至年满29岁。但即使过了29岁,还可以向保险机构申请延长。一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为165欧元,普通的伤风感冒、头痛脑热,全部报销,而较大的病症则按一定比例报销。大病医疗保险费为140欧元,治疗肿瘤、癌症等大病的药品、治疗、手术费用也能全报。再加76欧元可以眼睛全保,配眼镜也可以免费。另外交76欧元可以牙齿全保。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即使不在法国看病,医药费也能报销。 2.制度特点 法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特点是:法国大学生保险在世界各国都生效;小病和大病分开对待,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障。同时,补充医疗保险也比较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在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度阶段也生效,成为学生医疗的有效保证。 (五)新加坡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强制储蓄基金和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 新加坡实行的是“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这种模式又称为公积金模式、东南亚模式,其主要目标是以自主型为主,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这种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逐渐得到重视。在这种模式下,新加坡实行储蓄基金型的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强制性储蓄的积累方式满足居民住院费用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的医疗需求。政府通过立法,强制性的把个人消费基金的一部分以储蓄个人公积金的方式转化为保健基金,凸显了新加坡公积金模式的特点,强调公民个人的责任,政府财政补贴,建立中央公积金。政府对于在校大学生实行保健储蓄计划,由大学生的父母按照其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一定的费用,从而建立保健储蓄基金,该基金专门用于支付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同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