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生如何报填平衡志愿
教育部近日公布,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各地媒体迅速做了相关报道,此事已在招生院校和学生中掀起了不小的影响。高考平衡志愿录取模式原来仅在个别省市试行,今年各省市招生部门相继向社会表示推广使用高考录取平衡志愿方法。我省招生部门也向社会公布,今年招生有望采取平衡志愿录取方式。那么什么是高考平衡志愿录取方式?和以往的志愿优先录取方式有什么不同?平衡志愿录取的特点?对考生有什么利和弊?设置后会对考生的志愿填报带来什么影响?在平衡志愿录取方式下,如何有效地报填平衡志愿?
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
具体地说,如果第一志愿里设有A、B、C、D四个平行校志愿,考生依次填报后,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档。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会因为将B学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报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学校的“歧视”,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报B学校的考生一样竞争,达到投档线就可以顺利投档,这就是与第二志愿的最大区别所在。依次类推,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的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
平衡志愿录取方式对考生来讲,录取的机会增加了,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机会只有一次,现在有相当于三个第一志愿,等于机会有三次。
推行平行志愿,有利于保障考生的利益,即有效规避高分落榜现象和高校招生录取的“大小年”现象。
平行志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分落榜现象,却不能彻底杜绝高分落榜。平行志愿填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高校的投档比例以及考生选择高校专业志愿情况、是否服从调剂等。如果考生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却没有达到所报的专业分,那么依然不能被录取,而同时其他几个平行校的投档已经结束,考生依然有落到第二志愿学校的危险。所以说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依然很重要,考生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实力。填报的学校之间要有一定梯度,防止出现志愿“踏空”
平衡志愿和以往的志愿优先录取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校进行录取工作时,有志愿优先、分数优先和分数级差三种方式,很多考生和家长搞不清楚它们是什么意思,其实它们是有所区别的。
1:志愿优先录取方式就是录取考生是按照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排列,录取投档时,省级招办按考生所报志愿学校排队,有几所学校就排几条队。当考生成绩无法上第一志愿高校时,就看第二志愿高校的第一志愿报考情况,如果不足,再接收第二志愿,依次类推。排序志愿强调的是志愿优先的原则,有利于宏观掌握高校的上线生源情况。志愿优先,即为第一志愿优先,皆因第一志愿首先投档形成。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高分考生落榜。
2:分数优先就是平衡志愿录取方式。就是所有专业都是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而不考虑是否是第一志愿,这样一般来说高分考生不会落榜,只要填了服从,在录取线上的考生都能上榜。
3:分数级差是每个志愿的专业录取分数有个梯度。分数级差分院校志愿级差和专业级差两种。院校志愿级差一般在20—50分不等,专业级差一般在2—5分不等。比如同样的专业录取分数,填一志愿是500分,填二志愿就可能是505分了。分数级差是在志愿优先的条件下施行的一种录取规则,是否实施,级差分数的多少取决于招生院校,一般在各高校招生简章中作出说明。
高考平衡志愿录取的特点?
1:考生是否被录取取决于其在所有进档考生中的排名,而不取决于考生的专业志愿选择是否恰当。举例来说,甲考生成绩630分,乙考生成绩629分,按照分数优先的录取方法,考生甲排序在考生乙前面,高校就优先录取甲考生,从甲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开始,依次录取到所有专业志愿,其间甲考生的成绩够哪个专业分数就录取到哪个专业。只有甲考生录取结束后,才能再录取乙考生,也就是说,甲的最后一个专业志愿也优先于乙的第一专业志愿。 比如在前面"专业清"录取原则中提到的甲考生,如果按照"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第一专业数学专业,排名3名,没有被录取,那么他有资格在英语等其他专业排队,只要其名次在某个专业计划数之内,就会被录取,甲考生录取结束后,再安排乙考生的录取,这就体现了分数优先。
2:专业之间无级差,考生只需按本人对专业的喜爱程度顺序填报专业,不必考虑专业之间的分数级差。
3:分数越高,考生的专业志愿越能得到满足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中常见问题
在平行志愿中,通常有三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1:同一分数的考生是如何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时,所有的考生排成一个长队。那么两个高考分数相同的学生,哪个先投档呢?在平行志愿的实施中,考生如何排序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两个高考分数相同的学生,比较他们的数学,语文,外语的总分,如果这三门的总分相同,再比较比如数学成绩。总之,对考生如何排序有关部门会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2:自主招生的考生是如何处理的。如果考生考取了高校的自主招生,通常意味着考生可以以比较低的成绩进入该高校。有的考生将有自主招生的高校放在最后一个志愿。比如,考生有北科大的自主招生优惠资格,考生会把北大作为第一志愿,北航最为第二志愿,北科大最为第三志愿。这样,如果考好了,可以进好的学校,不好,有自主招生的学校接着,感觉更保险。但要注意,许多院校要求考生必须把自主招生的院校作为一志愿来填报。因此,能否把自主招生的院校作为平行志愿中的最后一个志愿,还要看招生院校的规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3:退档考生是如何处理的。平行志愿给大家的感觉是,过去只有一个选择,现在我们可以有多个了。更稳妥了。由于高校可以录取时,有许多因素要考虑,比如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是否符合,因此,考生即使成绩够了,也不一定能够被学校录取。这就存在着一个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的可能。在过去分一,二志愿时,退档考生可以进入二志愿院校学习(如果报得合理)。在平行志愿中,如果一个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这个考生填报的其他志愿很可能就作废了。比如,考生填报了北航,北师大,北科大,北航把这个考生的档案提走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北航没有录取这个考生,这时,考生的档案也不会投到北师大或北科大。考生只能参加这个批次的补录。
实施平行志愿后,会降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风险,但平行志愿并非灵丹妙药,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高考平衡志愿录取方法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出现踏空的风险
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保险志愿”,只要考分考高了,学校可以随便挑,这是完全错误的。高分考生仍然存在落榜可能。
假设某考生一本填报的4个志愿依次为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被投档到天津大学,但天津大学根据招生计划数,该考生因为排名靠后,同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而没有被录取而被退档,考生就直接落到了征求志愿档,而无法投档到填报的其他三所院校。只要考生在每批次的首次投档中被退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定位不准,排序不慎重出现退档风险
考前估分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其次,虽然一二批次的4个志愿和三批次的8个志愿全是1志愿,但是在操作上,A、B、C、D志愿是有顺序的。如某考生填报了A、B、C、D4所院校,投档时先看A志愿院校的投档情况,如果A院校额满,再向B志愿院校投档,如B院校额满,再投向C志愿院校……依次类推。
有的考生不会准确定位,为提高命中率选择录取分远低于自己高考成绩的院校,或者选择自己高考成绩达不到录取分的院校,都会产生录取结果不理想的后果。
3:专业和院校难两全齐美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家长最难把握的。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博弈中,这一难题将更为显现。这是因为,院校的投档比例降低,专业的匹配率也会降低。
从往年实施平行志愿的地区招生情况来看,考生考分情况非常扁平:最高分和最低分一般只相差了10分左右。各个专业的录取分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学生同意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大。
4:志愿之间梯度不合理存在高分落榜风险
若考生在填报时没有兼顾自身的实力,填报的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等,也可能出现高分落榜。如某考生填报志愿为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若其考分未达到天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样的填报方式,就可能高分落榜。因为各院校是同时投档并录取的。
5:对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来说,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减少
过去志愿优先原则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