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学习毛泽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年的12月26日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毛泽东出生的那个年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屈辱的年代,政府腐败,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艰苦探寻,上下求索,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是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的屈辱历史。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使中国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能够由一个山村里的孩子成长为人民的领袖,这与他年轻时的勤奋努力、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毛泽东从小就志向远大,语出惊人。1910年16 岁的毛泽东离家求学时,给他的父亲留有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一面四处求学,一面时刻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目标,祖国的危难是他不容忽视的疼痛,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同火山般爆发,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站在纷繁复杂的十字路口,他以诗言志,高吟自己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为自己的人生把握命运,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激情。
毛泽东酷爱读书、嗜书如命。私塾时,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还读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在东山学堂期间又陆续读了《盛世危言》和曾国藩、拿破仑等名人传记;在湖南省图书馆的自学时期,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书籍,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看过的书达几十种。
毛泽东不仅读有字之书,更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青年毛泽东经常组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人民的困苦。1917年暑期,他和他的同学萧子升历时一个多月,步行九百余里,足迹遍及长沙、宁乡等五县。1918年春,毛泽东又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到湘阴、岳阳、平江等县游学考察,游历了半个多月。后来他又创办了工人夜学、新民学会、《湘江评论》和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