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采样点的步设及采样时人员分组情况(见下表):
分组编号
测点名称
测点方位
一
学校正门口
学校门口值班室外南偏东10米
二
主楼西侧地下室
主楼西侧地下室门口正南
三
六舍
六舍值班室外
四
科技大厦南门
科技大厦南门正南偏西约20米
五
系楼门口
系楼门口正东
本次监测是要对校园各个功能区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其中一组测点主要是交通区、商业区;二、四组测点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三组测点主要是学生生活区、商业区等;五组测点主要是医院、实验楼等。根据大气采样的布点原则,选用功能区布点法,根据现有实验设备情况,共设定五个采样点,分别为上述一、二、三、四、五五个点。并相应地将27名学生分组,定位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对各自采样点进行监测。布设点的分布如图:
2,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见下表):
监测项目
采样方法
采样流量
采样量
分析方法
检出下限
滤料阻留法
重量法
--
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吸收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四氯汞钾溶液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为每组共测项目。
3,采样时间及天气情况(见下表):
项 目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早上
中午
下午
早上
中午
下午
早上
中午
下午
气温/
-3.0
4.0
7.0
7.0
13
13
6.0
10
13
气压/
92.5
92.5
92.5
92.5
92.5
92.5
92.5
92.5
92.5
气象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采样日期:3月14日——3月16日,共采样3d,每天采样3次。
采样时间:早上8:00—8:20;中午11:30—11:50;下午4:00—4:20。
4,评价方法
采用单相污染指数法:样品浓度与标准浓度相比,比值大于1,则超标; 样品浓度与标准浓度相比,比值小于1,则未超标。
5,监测结果及评价
大气监测实验结果记录和大气质量监测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大气监测实验结果/[(标准状态)]
组 号
14日
15日
16日
14
日
15
日
16
日
14
日
15
日
16
日
一
早上
0.45
0.55
0.50
0.021
0.021
0.032
0.026
0.046
0.036
中午
0.35
——
0.60
0.018
0.023
0.025
——
0.047
0.027
下午
0.40
0.65
——
0.020
0.024
0.027
0.023
0.025
0.029
二
早上
——
0.05
0
0.1187
0.0193
0.1482
0
0.0389
0.0744
中午
0.10
0.10
0.15
0.0050
0.0399
0.0472
0.0015
0.0316
0.0289
下午
0.05
0.15
0.10
0.0259
0.0612
——
0.0059
——
0.0115
三
早上
0.60
0.35
0.30
0.0138
0.0133
0.0163
0.0245
0.098
0.094
中午
0.75
0.45
0.45
0.0108
0.0141
0.0203
0.0426
0.075
0.0781
下午
0.30
0.20
0.30
0.0156
0.0095
0.0166
0.0364
0.1041
0.0571
四
早上
0.45
0.20
0.30
0.0301
0.0285
0.0743
未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