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1. 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指令系统包括机器指令和操作命令。 ( f )
2.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分时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硬件结构的顺序计算模型和操作系统的并行处理模型的矛盾。 ( t )
3. 中断按其中断方式可分为强迫性中断和自愿中断。 ( t )
4. 管态 (Supervisor mode)是操作系统的管理程序执行时机器所处的状态。( t )
5.独立引导方式(滚雪球方式) 适用于多计算机系统、由主控机与前端机构成的系统以及分布式系统。 ( f)
6.键盘命令用在分时操作系统和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中。 ( t )
7.信号量的使用必须置一次且只能置一次初值,初值可以为整数。 ( f )
8.P.V操作必须成对出现,有一个P操作就一定有一个V操作。当为同步操作时,它们同处于同一进程。 ( f )
9.程序并发执行时,若共享了公共变量,其执行结果与各并发程序的相对速度有关,即给定相同的初始条件,若不加以控制,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此为与时间有关的错误。(t )10.并发执行的间接的相互制约因素是资源共享,直接的相互制约因素是公共变量( t )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中断
所谓中断是指某个事件 (例如电源掉电、定点加法溢出或I/O传输结束等) 发生时,系统中止现行程序的运行、引出处理事件程序对该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返回断点,继续执行。
2. 用户态(User mode)
用户程序执行时机器所处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禁止使用特权指令,不能直接取用资源与改变机器状态,并且只允许用户程序访问自己的存储区域。
3. 临界区
临界区是进程中对公共变量(或存储区)进行审查与修改的程序段,称为相对于该公共变量的临界区。
4. 进程控制块: 描述进程与其他进程、系统资源的关系以及进程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处的状态的数据结构,称为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
5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能以尽量有效合理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的使用计算机,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的运行。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简述操作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技术?
(1)硬件结构的顺序计算模型和操作系统的并行处理模型的矛盾。解决办法: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分时技术。
(2)人机矛盾——即人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高速度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引入批量监督程序。
(3)处理机和I/O设备之间的速度差距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办法:在批处理系统中引入了脱机I/O技术形成了脱机批处理系统。
(4)I/O输入、输出的不灵活,不安全。解决办法:通道的引入,中断技术的出现。
(5)在输入操作未结束之前,处理机处于空闲状态。解决办法:多道程序技术是在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地运行。
2简述资源管理功能?
(1)资源数据结构的描述
包含资源的物理名、逻辑名、类型、地址、分配状态等信息。
(2)确定资源的分配原则 (调度原则)
决定资源应分给谁,何时分配,分配多少等问题。
(3)实施资源分配
执行资源分配;资源收回工作。
(4)存取控制和安全保护
对资源的存取进行控制并对资源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得分
评卷人
四、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pa、pb、pc为一组合作进程,其进程流图如图所示,试用信号灯的p、v操作实现这三个进程的同步。
(1)分析任务的同步关系(3分)
(2)信号灯设置(3分)
(3)同步描述(4分)
(1)分析任务的同步关系
任务启动后 pa先执行,当它结束后,pb、pc可以开始执行, pb、pc 都执行完毕后,任务终止。
(2)信号灯设置
设两个同步信号灯sb、sc分别表示进程pb和pc能否开始执行,其初值均为0。
(3)同步描述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