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扶贫工作总结
一、20XX 年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精心安排部署,移民乡村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2、突出整村推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移民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平台和
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年共争取实施省、市整村推进项目 6 个,投入
财政扶贫资金 1237 万元,完成危旧住房改造 450 户,衬砌支渠 3 公里、
斗渠 12. 6 公里,铺筑村组道路 2 公里,改良土地 1000 亩,种植枸杞
4600 亩,修建日光温室 100 座,扶持贫困户修建暖棚养殖围含 210 座,
调引基础母羊 1450 只,栽植农田防风林 680 亩。在充分利用好扶贫资
金的同时,整合财政、发改、建设、水务、交通、林业、农牧、国土
等部门资金 4032 万元,加大了项目村资金投入量和项目建设规模。通
过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项目村移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移民收入快速增加,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示范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3、狠抓产业扶贫,移民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依托产
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力度,引导移民群众不
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XX 年,全县 6 个移民乡共沙实种植面积
17. 2 万亩,较上年增加 1. 3 万亩,其中: 粮食作物 4. 1 万亩,经济作
物 13. 1 万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 2. 5 万亩,修建日光温室 130 座,
落实养殖小区 13 个,示范养殖户 500 户;移民乡牛羊饲养量达到 10. 73
万头(只) 。各移民乡相继成立了甘草协会、枸杞协会、红花协会等农
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户走“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
道路。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能良性发展、愿意与贫困农民结成利益
共同体、诚信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移民乡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
过龙头企业的引导,有力推动了移民乡产业发展。全年投入产业扶贫
和贷款贴息资金 80 万元,建成枸杞、甘草制干加工等“农”字号企业
2 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2 家,1. 3 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20XX 年,朴勒河、九甸峡项目移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1635 元,较
20XX 年增长 30%,产业发展促进了移民增收,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
贫致富。
4、强化科技扶贫,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
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整合“两后生”培训、
“阳光工程”、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困群众参与农业实
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全年在移民
乡村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劳动技能培训和农牧业科技培
训 140 场次,发放科技资料 2. 44 万份,培训人数达 1. 4 万余人次,举
办劳务技能培训班 46 期,培训“两后生”440 人,输转劳动力1.7 万
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1. 2 亿元。
5、注重改善民生,移民乡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乡文化培训中心、
计生服务站修建等项目建设,移民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全年
共改造危旧住房 1182 户,新、改建村委会 9 个,村(组) 文化室 18 个,
硬化通乡、通村道路 67. 6 公里,解决了 25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移
民和群众“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落实
国家各类惠民政策,将移民低保资金补助水平由人均每月 89 元调整到
97 元,月均增加 8 元。注重对特困移民的救济,共发放救灾救济款物
68 万,面粉 97. 3 吨,食用油 19460 斤,捐助棉被 5730 床,有力保障
了困难移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了移民乡村和谐稳定。
6、抢抓政策机遇,行业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7、加强资金监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有序推进。
我县按照省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和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额度,
紧紧围绕当前移民区的急、难、特问题,突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基
和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
等工作重点,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争取扶贫资金,全年共争取到
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