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
(考试时间:60 总分:120)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1、(4分)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烂熳(màn)芋梗(gěn)解剖(pāo)匿名(nì)
B、诘责(jié)绯红(fēi)托辞(cí)广袤(róu)
C、粗劣(liě)粗鄙(bì)禁锢(qù)浸满(jìn)
D、不逊(xùn)弥补(mí)滞留(zhì)尴尬(ɡà)
【标准答案】 D
【解析】
A项中,“芋梗”的“梗”应读作“gěng”,“解剖”的“剖”应读作“pōu”。B项中,“广袤”的“袤”应读作“mào”。C项中,“粗劣”的“劣”应读作“liè”,“粗鄙”的“鄙”应读作“bǐ”,“禁锢”的“锢”应读作“gù”。
【end】
2、(3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嬉戏 野蛮 托辞 匿名
B、枪毙 温厚 心慰 禁锢
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实
D、争执 脾气 激荡 枝桠
【标准答案】 B
【解析】
“心慰”应为“欣慰”。
【end】
3、(3分)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
【标准答案】 C
【解析】
结合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和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恰当判定。
【end】
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诗,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 ,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一文,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标准答案】 A
【解析】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B、《我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D、《再塑生命》还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艺术。
【end】
5、(9分)根据提示填空。(9分)
①亭亭山上松,( )。
②( ),风烟望五津。
③岂不罹凝寒,( )!
④海内存知己,( )。
⑤默写《登幽州台歌》
作者:( )
【标准答案】 瑟瑟谷中风;城阙辅三秦;松柏有本性;天涯若比邻;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解析】
易错“字“瑟”阙”“涯”“怆”。
【end】
6、(2分)某班开展了“走进社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8分)
(1)、情况调查组准备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2分)
①对老年人:( )
②对家里人:( )
【参考答案】 (示例)①儿女经常回来看望您吗?
②如果你们和老人分开居住,老人突发疾病时你们是如何救治和照顾的?
【解析】
题中设计的调查问题要明确主题为老年人的“空巢”现象,明确提问的对象分别为老年人和其家人。注意问题要具体,让被调查对象有话可说。
【end】
(2)、(3分)文明宣传组负责对社区进行文明宣传。他们对不文明的宣传语进行了整改。社区某角落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请把它改成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 )
【参考答案】 (示例)爱护环境,就像爱护你的眼睛。
【解析】
题改写宣传语,首先要认识到原标语不好的原因;其次要明确宣传语要表达的意思,不能更改原意;最后要明确表达方法,选择恰当的修辞来拟写。
【end】
(3)、(3分)愉快服务组决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办一台“母爱•感恩”的主题晚会。请你为节目诗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3分)
答:( )
【参考答案】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始终有个人在家里牵挂着我们,有个声音在呼唤我们回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报母亲的深情,但也许一声问候,一个吻,就能让我们的母亲深深地感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听歌曲《妈妈的吻》,感受母亲的爱,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
【解析】
串词是两个节目之间的过渡语,既是对上一节目的概括总结,又是对下一节目的提示和介绍。要善于挖掘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相关之处,围绕晚会主题及节目风格来写,语言要富有文采、感情真挚,便于引起全场的注意。
【end】
二、阅读。(40分)
(2分)(一)阅读课文《藤野先生》选段,完成7—11题。(10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7、“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意思是( ),表现了作者的( )之情。(2分)
【参考答案】 只不过 失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及词语的理解,要注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end】
8、(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前两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
【参考答案】 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解析】
题考查对文章具体内容的概括综合能力,注意语言要简洁。
【end】
9、(2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中的“当然”含有作者的( )之情。(2分)
【参考答案】 愤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句中关键词语的认识,与第7题相似。
【end】
10、(2分)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他们”分别指:( );( )。(2分)
【参考答案】 日本同学 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认识,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
【end】
11、(2分)“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为什么听得刺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参考答案】 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认识,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正确理解。
【end】
(3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红橘甜了
骆驼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2、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分)
(1)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
(2)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
(3)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 )
【参考答案】 (1)态度:精心侍弄。
(2)心情:兴奋和渴盼。
(3)做法:打电话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的要求,第(1)小题的答案在第二段的开头部分,“精心侍弄”连续出现了两次,不难找到。第(2)小题的答案在第二段的结尾部分,“就这样,父亲怀着……的心情,等待……”这句话中就有“心情”二字,也是不难发现的。第(3)小题的答案主要集中在第三、四段,概括时注意不要丢落要点就行。
【end】
13、(4分)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1)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答:( )
(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答:( )
【参考答案】 (1)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2)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父亲的话出现在第三段,橘子第一次结果成熟后,父亲亲自送橘子,希望作者全家吃到第一次成熟的十九个橘子。儿子的话出现在倒数第二段,作者假意卖出橘子给父亲钱,希望自己的父亲高兴。
【end】
14、(2分)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4分)
(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
答:( )
【参考答案】 愁闷,期盼;惊讶;欣喜。
【解析】
抓体现父亲内心活动的词语。例如“发呆”“一愣”“孩子般”,从这三个词语中分析父亲的心理就较为容易了。
【end】
(2)、(2分)“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
答:( )
【参考答案】 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父亲见到儿子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后深受感动。
【解析】
这屋里,烟太大了……”这句话分别出现在第五段和最后一段。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第一次父亲说这句话明显是掩饰因儿子回家看望自己而激动万分,进而独自落泪;第二次儿子因父亲决定更细心地照顾红橘而感动得落泪。
【end】
15、(3分)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3分)
答:( )
【参考答案】 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