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

250阅读 | 8收藏 | 9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1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2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3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4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5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6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7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8页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第9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9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美味的你 上传于:2024-07-17
深圳供电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关措施,认真执行局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工作方案,落实《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执行战略概要》,为更好地指导配网规划发展方向,整合配网建设资源,合理安排配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适度超前的配网网架,实现“2011年配网可转供电线路比率达90%以上”的“创先”目标,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特编制本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建立指标体系,分解绩效考核指标。 发展规划部通过分析历年配网运行、配网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等,建立配网规划各项指标对标体系,明确配网规划管理目标。并对配网规划的绩效考核指标即配网可转供电线路比率进行逐年分解至2011年。 时间安排:2月15日前完成。 一、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总说明 本方案配网规划指标体系按对供电能力及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分为绩效考核指标、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指标、监控指标和数据统计指标四类。其中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配网可转供电线路比率共1个指标;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指标包括配网网架建设投资比率共1个指标;监控指标包括10kV线路过载条数、10kV线路重载率、10kV线路联络率、10kV线路站间联络率、符合典型结线比率、配变过载台数、配变重载率共7个指标;数据统计指标包括10kV出线间隔利用及负荷情况、近三年投产变电站间隔使用情况跟踪、每条线路平均装见容量、线路装见容量≥12000kVA占总线路比率、架空线路平均分段数、10kV线路绝缘化率、10kV线路配网自动化覆盖率、残旧开关设备台数、高损配变台数共9个指标。这些指标须通过充分整合各种渠道的配网建设资源,严格把关做好每个配网建设与改造尤其是新接入方案审查环节,才能得以实现并提高。 本方案统计范围为公用线路和设备,其中配变应包括代管变、所管变等除用户专用变外所有配变。 二、配网规划指标对标体系分类 (一)绩效考核指标 配网可转供电比率 计算公式:配网可转供电比率=可转供电线路条数/10kV线路总条数×100% 可转供电线路定义:有联络关系的线路同时处于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某回线路的变电站出线开关停运时,其全部负荷可通过不超两次转供电操作,转由其他线路供电,那么该线路称为可转供电线路。 10kV线路最大持续运行允许载流量:为了各区(市)局统一标准,由局生技部制定技术标准,在局生技部未正式下达标准前,本方案暂采用以下取值进行相关指标核算。 10kV电缆线路 240mm2:450A;300 mm2:520A; 10kV架空线路 240 mm2: 510A。 各区(市)供电局可转供电线路比率现状水平及目标分解 表1 深圳供电局配网可转供电线路比率近三年目标分解表 单位:% 单`位 年份 全局 越秀 海珠 荔湾 白云 天河 黄埔 萝岗 番禺 花都 增城 从化 2008年 56 86 69 83 35 65 67 62 55 39 30 62 2009年 68 90 78 88 53 75 75 72 67 56 49 70 2010年 80 93 86 92 72 85 84 82 79 73 68 78 2011年 90 97 95 97 90 95 92 92 91 90 88 86 (二)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指标 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指标指配网网架建设投资比率。因基本建设是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工程,同时为了确保实现配网可转供电率的“创先”目标,原则上,要求配网网架建设投资比率应占80%以上,但各区(市)局也可根据本局配网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浮动调整。 计算公式:配网网架建设投资比率=网架建设投资/年度配网基本建设总投资×100% 配网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分类:新(扩)建变电站出线、10kV重(过)载线路负荷调整、网架完善、10kV配网其他问题、重(过)载配变负荷调整、低压配网其他问题六类。其中:新(扩)建变电站出线、10kV线路重(过)载负荷调整及网架完善三类项目的投资统计为网架建设投资。 (三)配网规划监控指标 配网规划监控指标是为了对配网规划技术原则的实现和管理状况进行监控,反映配网规划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指导投资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10kV线路过载条数 从设备及运行安全角度考虑,线路过载应严格控制,因此以条数计算。 过载线路定义:10kV线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负载率多次超过100%。 10kV线路最大持续运行允许载流量:核算标准按局生技部规定执行。 10kV线路重载率 计算公式:重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重载线路定义:10kV线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负载率多次超过70%。 10kV线路最大持续运行允许载流量:核算标准按局生技部规定执行。 10kV线路联络率 计算公式:有联络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有联络线路定义:凡是与其它线路有联络关系的线路均称为有联络线路。 10kV线路站间联络率 计算公式:有站间联络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有站间联络线路定义:凡是与相邻变电站线路有联络关系的线路均称为有站间联络线路。 符合典型结线线路比率 计算公式:符合典型结线线路比率/馈线总数×100% 计算标准:按《深圳供电局10kV配网典型结线技术原则》(F.01.00.06/Q101-0001-0806-44)进行统计。 配变过载台数 从设备及运行安全角度考虑,配变过载应严格控制,因此以台数计算。 过载配变定义:配变在正常运行方式下,负载率多次超过100%时定义为过载。 配变最大持续运行载流量:按配变额定电流核算。 配变重载率 计算公式:重载配变台数/配变总台数×100% 重载配变定义:因配变不需考虑“N-1”问题,为了使配变全年处于一个较经济的运行水平,配变负载率多次超过85%时定义为重载。 配变最大持续运行载流量:按配变额定电流核算。 (四)数据统计指标 10kV出线间隔利用及负荷情况 表2 2008年XX供电局10kV出线间隔利用及负荷情况统计表 变电站名称 主变编号 投产年份 容量(万千伏安) 10千伏装见容量(万千伏安) 2008年10kV最高负荷 (万千瓦) 10千伏出线间隔总数(个) 10千伏已出线间隔数(个) 间隔利用率(%) 已出线间隔平均负荷(万千瓦) 总间隔平均负荷 (万千瓦) 全站小计 全站小计 全局合计 说明: (1)10kV出线间隔指可用来出线的10kV间隔情况,不包括电容器、站用变等站内使用的间隔; (2)各区(市)局统计本局辖区内变电站,间隔统计应包含跨区供电线路; (3)已出线间隔平均负荷=当年10kV最高负荷/10kV已出线间隔数; (4)总间隔平均负荷=当年10kV最高负荷/10kV出线间隔总数; (5)10kV出线间隔利用率=已用10kV出线间隔个数/10kV出线间隔总数×100% 近三年投产变电站间隔使用情况跟踪 各区(市)结合表2对近三年投产的变电站间隔使用率进行跟踪分析。 线路平均装见容量 计算公式:线路平均装见容量=区(市)总装见容量(专线用户除外)/10kV线路总条数 装见容量≥12000kVA线路占总线路比率 计算公式:(装见容量≥12000kVA线路占总线路比率)=(装见容量≥12000kVA线路条数)/10kV线路总条数×100% 表3 2008年10kV线路装见配变容量的分布情况 线路装见容量(kVA) 小于6000 6000~12000 12000~20000 20000以上 线路(条) 比例(%) 架空线路平均分段数 计算公式:架空线路平均分段数=10kV架空线路总分段数/10kV架空线路总数×100%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