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全国Ⅰ卷)
一、选择题
1.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
①
缩短
降低
增加
不变
②
缩短
降低
增加
增加
③
不变
增加
降低
不变
④
不变
降低
增加
增加
表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A
【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解析】【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因此根据马克思的商品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数量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①正确;
②③④判断不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计算方法,考生要有所了解。一定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商品价值量下降,而商品数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2.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 )
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 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A
【考点】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解析】【分析】“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体现了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的经营理念。①②符合题意;
企业兼并是指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题干没有说明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③与题意无关;
题干没有体现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的经营理念。④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干的主旨,理解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内容,对比选项作答。
3.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它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四)的是( )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B
【考点】供给与需求
【解析】【分析】题中图像表明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商品供给量增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都会增加相关的供给量。①③符合题意;
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企业获利减少,供给量减少,曲线左移。②与题意不符合;
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说明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④与题意不符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供给变动曲线图。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图的信息,注意区分供给变动曲线和需求变动曲线。
4.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B
【考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析】【分析】图表反映了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但从2014年之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于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说明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①③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体现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②与题意无关;
材料体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④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图像信息,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5.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议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建设,整合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上述做法( )
①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②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
③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④推进了司法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A
【考点】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解析】【分析】某市司法局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建设,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主要说明某市司法提供相关法律服务,没有体现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③与题意无关;
某市司法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议的决策部署,不涉及司法体制的改革问题。④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层社会治理的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意,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其次同学要理解司法局的性质及职能。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受党委与政府的领导。司法局规格比法院、检察院略低,是政府宣传管理法律的专业职能部门。
6.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属于县级以上政府事权范围的建设项目,不得要求乡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上述规定旨在( )
①减少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②减轻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责任
③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④改善乡镇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D
【考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解析】【分析】《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这一措施有利于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③正确;
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减少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主体,①说法错误;
“属于县级以上政府事权范围的建设项目,不得要求乡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说明这一举措改善乡镇公共服务投入机制。④正确;
题中措施有利于乡镇政府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而没有减轻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责任。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政府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意见》的内容,特别要注意题中减少了、减轻了等词汇。
7.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以及政党的责任和作用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北京倡议》。对话会的成功举办( )
①开辟了政党交流合作消除国家间利益分歧的新路径
②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③打造了各国政党互学互鉴共建国国际秩序的新平台
④推动了政党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C
【考点】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以及政党的责任和作用达成广泛共识”,说明对话会的成功举办汇聚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打造了各国政党互学互鉴共建国国际秩序的新平台。②③正确;
政党交流合作,并不能消除国家间利益分歧。①说法错误;
④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北京倡议》的内容,准确理解对话会成功举办的意义。
8.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D
【考点】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文化交流的的意义
【解析】【分析】文化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①说法错误;
中国文化传播既传播了“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也传播了“高铁”等新词汇、“中国梦”等新时代政治词汇。②说法片面;
《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的内容,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知识。解答本题,考生要全面理解《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的内容,对比选项分析作答。
9.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D
【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解析】【分析】“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说明该市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题干主要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没有体现创新医药文化的理念,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①②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题干的两个中心句,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10.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C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反复性
【解析】【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社会实践,①说法错误;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④“完成了”一词,否认了认识的发展。④排除;
“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说明该思想是实践创新和理论的结晶,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特点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来解答,这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较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