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出身官宦之家,是梅曾臣长子。他是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这批留学生不同于现在的留学生,他们深知这是国家的耻辱,心中怀着国家耻辱和急切求得知识救国的尴尬心情奔赴美国。梅贻琦不负众望,在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那年他24岁,意气风发,矢志报效国家。梅贻琦在国外专攻物理,然而归国后他没有从事物理研究,而是管理大学,大学校长和物理学家这两个职务一文一理,截然不同,但梅贻琦却能够把清华建设好,发展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我们也可以遐想,如果梅贻琦从事物理研究,也许在中国物理学界多了以为物理学家,那中国就少了一位著名的大学校长。
从1915年开始,他就开始暂代校务,一直到1931年正式出任国立清华校长,从1931年到1948,梅贻琦一下子担任了17年的清华校长。加起来这三十多年的时间,梅贻琦一直默默为清华的建设付出着。是梅贻琦的一点一点的努力让清华从小有名气到国家知名前列学校。后来解放后,梅贻琦到了台湾,继续担任台湾清华大学的校长,一直到1952年病重,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当之无愧。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