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试题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 准确填涂准考证号(学号),答题卡上准考证号为10位数,学号位数不够10位的,请在前面补加0并涂卡,不能空缺。
2.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一并交给监考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涂在或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A. 经济基础 B. 主要矛盾
C. 根本任务 D. 领导力量
2.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A. 变革经济体制 B. 变革所有制
C. 变革政治制度 D. 变革生产力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求真务实 B. 解放思想
C. 与时俱进 D. 实事求是
4. 毛泽东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应当“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是在: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5.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6.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7.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 帝国主义 B. 封建军阀
C. 地主阶级 D. 买办资本家
8. 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其实际含义是:
①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动力
②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
③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就不能取胜
④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态度最坚决,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9.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其中,核心就是要: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0.“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经过一个长久的过程”,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党的十二大报告
C.党的十三大报告 D.党的十四大报告
11.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最核心内容和最显著特点是着重于从:
A.思想上建设党 B.组织上建设党
C.作风上建设党 D.制度上建设党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B.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13.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鲜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 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D. 深刻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所谓农业合作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1953年到1956年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C.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
D.一些领导人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
15.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当中去的思想,并以其为指导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周恩来 D.瞿秋白
16. 我国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 革命指导思想 B. 革命前途
C. 革命领导阶级 D. 革命对象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人民大众的”是指革命的:
A.动力 B.领导权
C.性质 D.对象
19. 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对知识分子属性作了一次正确的表述,认为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属于:
A. 小资产阶级范畴 B. 独立的阶级、阶层
C. 工人阶级范畴 D. 资产阶级范畴
20.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B.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D.坚持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1.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软弱性 B. 动摇性
C. 妥协性 D. 不彻底性
22.1956年1月,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中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是:
①民族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以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④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23. 无产阶级对( )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A. 农民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地主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2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此标准主要是回答: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姓“资”与姓“社”的区别 D. 姓“公”与姓“私”的区别
2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的总的基本特征是:
A.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 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D.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26.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这主要由( )决定的。
A. 革命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
B. 它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C. 它最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D. 它本身的特点和优点
27. 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
A. 优越性 B. 本质 C. 特征 D. 目标
28. 在近代中国,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
A.资产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劳动者
2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段表述重在强调:
A.发展是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
C.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D.要坚持统筹兼顾
30.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我们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确定
C. 坚持改革开放的确定 D. 阶级斗争任务的确定
3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针对国内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国处在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在1956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提到的“新经济政策”是指:
A.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 B.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规律 D.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2.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控制的带有很大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3.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并认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A.认清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B.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C.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34.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刘少奇十分重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作用,他称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不仅是国营工业的助手”,更“在实现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中,担负着对手工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手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最高形式。这一时期成立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半社会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3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因为: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②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国际环境不允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④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据此,毛泽东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其中实际上阐述的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是: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7. 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下列对改革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又一次革命原因的论述,错误的是:
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立国之本
D.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深刻性的特点
38. 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作出过深刻论证。他指出:“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9. 有人主张,中国是所谓的“无间断的革命”,“现在的革命斗争,已经必然要超越民权主义的范围而急遽的进展”,“必然要彻底解决民权主义任务而急转直下的进于社会主义道路。”这种观点:
①脱离了中国国情
②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③否定了中国革命阶段性,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盲动主义的错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