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安徽等地考察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20xx年3月30日到4月2日,部里安排孙红部长带领组织部和街道组织委员及社区党支部书记一行14人,到上海、镇江、南京、安徽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经验,重点考察社区工作者的选拔任用机制和教育、管理办法,及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运行方法、工作开展和组织活动等情况。按照安排,我们先后考察学习了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文化中心、市民学校及社区服务中心,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四牌楼街道江滨新村第一社区党员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图书馆,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街道办事处及小羊村社区党员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及云南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安徽省芜湖市新芜区滨江街道及健康路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之家,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党员活动中心、服务中心及公园社区党员活动中心、服务中心和老年公寓的建设、工作、管理等情况。
据介绍,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是有52年历史的老街道、老典型,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街道是全国闻名的卫生特色街道,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这里视察过,南京市鼓楼区在全省率先开通社区党建网站,镇江市京口区社区党建工作在全国创设了镇江模式,安徽省芜湖市新芜区及合肥市庐阳区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分别是中组部和国家民政部示范点,各个点都有自己的特色。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简要情况
考察的这5地6个街道6个社区党建工作起步都比较早,基本上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硬件设施投入较大,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较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基础工作比较规范、扎实。
我们考察学习的这几个点,都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点,因此,各个点的基础工作都相当规范、扎实。
一是制度比较完备。各个点对党员教育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都建立了相关制度,且基本都挂上了墙,不同的是,有的点办公场所宽敞,把各项制度分开排列;有的点办公场所相对较窄,就把各项制度整合在了一起;也有的点制作了几块活动板,分别公布,平时需要哪项制度就推出哪项制度来。
二是台帐比较齐全。各个点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台帐,不同的是,有的点台帐分类细一些,有的点台帐分类粗一些。如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街道办事处及小羊村社区台帐总共分六大类,装订成六册,相比较就要粗一些,而鼓楼区云南路社区的台帐就多一些,分类也相对较细。
三是设备比较先进。各个点电视、VCD、电脑等电教设备基本都配备齐全,条件好一些的还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等,象南京市白下区党建电教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方,各个街道都具备了自己制作电教片的能力,并能及时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
四是活动场地宽敞。考察学习的这些点,基本都有3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活动用房,有的达到几千平方米,甚至近万平方米,在服务中心大厅,一般都有各式各样的告示牌、宣传单、公示窗,为群众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市民学校、文化中心及曹杨社区服务中心不但办公、活动场地宽敞,而且设置的活动门类齐全,环境整洁、优雅、漂亮、怡人。
(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基本确立。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理顺了市与区、区与街道、街道与社区的关系,街道、社区通过发展经济,开展各式各样的便民、利民服务,整合了城市资源,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逐步担当起主力军作用,其综合功能正逐步体现出来。
一是城市管理中心开始下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服务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内容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单靠政府的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顺应这一形势,各地通过简政放权,把工作中心逐步向街道、社区转移。明确了街道对辖区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街道经济建设等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能。通过完善社区建设配套设施,理顺了政府行为与社区自治之间的关系,延伸了城市管理职能,促进了行政效率与居民自治组织管理服务职责的统一。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集中了市城管局、卫生局、文化局、教育局、环保局、市政公用局、公安局、工商局、规划局、劳保局、残联,以及供电、供水、供气、有线电视、医院、学校、再就业、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绿化等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事务的各种职能。
二是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各地基本都对社区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扩大了社区规模,一般在2000户左右。与此同时,相应建立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机构,不同的是,有的地方建立的是区、街或街道、社区两级工作机构,有的地方建立的是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机构,在名称上也不太一致,有的叫社区议事会,有的叫社区联席会,有的叫协调委员会等等,但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同时,社区工作重心正逐步走向纯粹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加大了对治安、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再考核其经济指标。
三是社区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党组织设置上,各地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社区普遍建立了党总支,符合条件的还建立了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接受企业改制分流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社会流动党员的能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非公党建上,绝大多数是实行属地管理,统一纳入社区党建这个大范畴,对有的企业不愿意实行属地管理,或企业规模较大,或企业党员人数较多,或企业较有影响力(如为上市公司,或其某一产品质量或产量在全国、或世界、或某一领域排名靠前,较有影响等)的,也有单独纳入区级党组织管理的,各个点也基本都建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同社区党建组织、领导机构一样,只是在名称上不完全相同而已。
(三)积极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基本形成。
各地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总体上,有三种方法:
一是留用,就是在将城市居委会改转为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同时,留用其中部分条件较好的党员。
二是招聘,对外招收聘用一批社区工作者。
三是下派,从区、街道、或区属企业等单位中选派部分能力较强的党员到社区担任实职。
但在具体工作方法上,各地也不完全一样,有的简单一些,有的复杂一些,综合起来,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滚动管理法似乎更有借鉴意义。他们的做法是:
1、在初步建立起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同时,按照队伍优良、结构合理的要求,每年向社会招聘一批社区工作者,试用合格后,参加社区工作和建设。
2、制定出具体的考评方法和标准,每年都对社区在职工作者进行考核,不合格的进行淘汰(是居委会主任的,召开居委会成员代表大会进行罢免)。
3、选举产生新的社区领导班子。
这样,既能保证社区工作者的不断更新,又能促进在职工作者自加压力,勤奋工作。
在社区工作、活动经费来源上,一般都是区级财政拨付,也有的由区、街两级财政承担,也有的针对某一项工作,采取财政出大部分,区级党费再补贴一部分的办法。如镇江市京口区在社区规范化建设上,区委组织部对第一批达标的社区(2002年)各奖励5万元,第二批达标的社区(2003年)各奖励4万元,今年要求全部达标,各奖励3万元,但基本都不要求社区进行创收,社区除城市管理和服务外,一般不做其它工作。
在社区工作者待遇上,专职人员一般在每月500元到1500元之间,聘用人员则要低30到50元不等;“三金”(养老、医疗、住房)一般也由财政按规定缴纳,个别地方(安徽省芜湖市新芜区)是街道负责缴纳。
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训上,各地也都有相应的培训机制,只是在培训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上不完全相同。
在社区工作者队伍性质上,大都定性为企业,有的相当于“准事业”单位人员性质,有的干脆淡化这一概念,只要有人发工资,有人做事,说公务员也好,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行,说企业人员可以,说临时工也成。
在社区工作者人数上,一般每个社区在3到7个人不等,社区人数多的,社区工作者人数也相对多一些,但每个社区一般都还聘用一些社会离退休人员帮助工作。
(四)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一是工作理念新。在服务对象上,上海、南京这些发达地区已把强调党员为社区群众服务,过多地注重党员要尽义务,转变为社区党组织在为群众服务的同时,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