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公务员考试 概括题型

188阅读 | 8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公务员考试 概括题型第1页
公务员考试 概括题型第2页
公务员考试 概括题型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想你念你 上传于:2024-05-15
闻弦歌而知雅意 ——中考语言运用题语义概括浅谈 广州市玉岩中学 马建华 信息梳理、提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容概括,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语言运用题和现代文阅读中,这类题型的得分率普遍较低,常常出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遗漏要点、答非所问、现象罗列等情形,如下面这个题目: 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向外地朋友介绍广州。 (不超过40个字) 材料一: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位于现在广州地区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部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了方便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 材料二:广州地处祖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边,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材料三:广州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全年雨量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四季常绿、花团锦簇,被称为“花城”。 材料四: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仔细审题,我们就能理解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四则材料进行概括,提炼材料的信息要点。 第一则材料介绍了广州建城的历史,第二则材料介绍广州的地理位置,第三则材料介绍广州的自然环境,第四则材料介绍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情况。但是,题目的要求是要我们用简明的语言向外地朋友介绍广州,而要让别人了解这座城市的主要特点,就不能使用名词性的短语,因为名词性的短语不能进行性质判断,我们必须使用谓词性短语,具体到这个题目,就需要用主谓短语,更明确的说就是用名词加形容词的格式来对广州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判断。所以,这四则材料就必须使用“广州的„„,怎么样”这样的句式,四则材料可以分别概括为:广州的历史悠久,广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广州的环境优美,广州的经济繁荣。在此基础上进行合并整理,最终答案应该表述为: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城市。 但是学生答题的情况又如何呢?以下是学生答题实例: 广州市由孙权起名的,广州被称为“南大门”和“花城”,近几年来,广州发展挺快。 被人们称花城的广州最早名称是楚庭,它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综合经济实力也在全国前列。 这样的答案比比皆是。这些答案要么是现象罗列,要么就遗漏要点。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学生不懂得任何一种语言表达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或意图,二是学生不知道概括的实质是提取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性的概念。因此,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只凭感觉操作,或一叶障目,或盲人瞎马,答案自然是错误或者不完整的。 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概括时,传统的作法是让学生找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如果没有呢?就自己进行提炼。这样的作法并没有错,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因为这些具体的方法指导只停留在技巧层面上,学生依然不明白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概括才切合文段的内容,怎样概括才不至于遗漏要点。所以我们不妨回过头来,追根溯源,从语言表达的目的入手,从头梳理,或许我们能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问,语言是什么。语言学经典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内容和情感信息的工具。那信息又是什么呢?1948年,现代信息学奠基人香农(C.E.Shannon)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由此可见,人类语言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其作用在于通过用语言这种符号向他人传达某种特定的东西,使接收者消除某种不确定性,从而获取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因此,每一次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也无论是单个的词抑或是整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或者说是意图。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人们在听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语段时,都要习惯性地思考,他为什么要说这些,他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人们在表达的时候又常常不是直来直去的,如同数学里的“1+1=2”,有时候会在真实意图上附加许多冗余信息,比如要批评的时候,却先大段表扬,真正批评的话却只是寥寥。比如,明明是骂人的话,在特定语境中确表示认同或者赞许;而明明是赞扬的话,在特定语境中你怎么听都不是滋味。有时候,人们是通过现象罗列或者描述的方式来传达特定信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语言表达不是单纯的信息输出,而是夹杂着文化风俗、特定场合、特定对象、即时心理等众多因素。因此,拨开这些外衣,寻觅语言表达中的真实意图,提炼最有用的信息,就成了人们能够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明确了语言表达的作用,则我们在对具体文段进行信息提取的时候,首先就要问一个问题:作者说这些话的目的或者意图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大量的冗余信息所蒙蔽,也不会陷入琐碎的细节中不能自拔,打蛇七寸,直接要害。以下面这道题目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 既然是概括观点,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个语段的时候首先要问一个问题,这段话是在说实验吗?不是,是在谈人生。所以文义的重点在第二段。那么教授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列举了常温、高温和冰点三种温度下,人生的状态,而排列的顺序又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而是把常温和高温放在一起,用“不仅„„还”肯定了高温的人生。把冰点人生放在最后,用“只有”否定了对人生所持有的冰点的态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