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痛醒 上传于:2024-04-11
感 恩 清 明 264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介子推从之,历十九年,倍受艰苦,重耳在卫绝粮时,介子推割股肉给他充饥,重耳很感动,说日后定要报答,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但愿公子复国为君,政治清明,百姓安乐,臣愿足矣”,及重耳复国为君后,封赏从亡功臣时,竞将介子推忘掉,介子推认为重耳复国是天意,也不去争功邀禄,遂背上老母来绵山隐居。晋文公得知后便来绵山找他,他不肯相见,文公便放火焚山逼他,但他不改初衷,母子相倚死在一株大柳树下,晋文公将其安葬在介公岭上,并择其庐旁立庙奉祀,供人瞻仰,将绵山封给他作为祭田,所以绵山也称介山,介子推被焚,晋文公下诏民间寒食一月,不得举火,至三国时,曹操改为三日,介子推殉难日恰逢清明前一日,遂称作寒食清明节。从明代起。直接称为清明节。 介子推忠孝清烈精神和功不言禄事迹的真正内涵,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和优良的道德情操,所以在寒食清明节这天历朝历代都有放长假的惯例,以给人们一个祭拜先贤,慎终追远的机会。从唐代开始寒食节成为全国性的节假日,人们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准备节日,来参于到节日中去。 清明节是一个追思故人、缅怀英烈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