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近代以来的三次思想大激荡?】
近代以来与转型相关的三次思想大激荡,分别是以“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作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却完整、生动地演绎了中国在思想方面上波澜壮阔的演变历程。
纵观三次思想大激荡,分别是以“正”,“反”,“合”为主基调,其中就暗合了辩证法的的变化发展规律。而且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都会有解放思想先行,或者说社会变革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第一次思想大激荡是以“五四远动”为标志。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一代先进分子,创办《新青年》,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这是近代中国最具意义和价值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而反对中华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贞节牌坊”等口号。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五四运动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但该运动也有一定局限性,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