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单元检测.docx

115阅读 | 3收藏 | 1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单元检测.docx第1页
单元检测.docx第2页
单元检测.docx第3页
单元检测.docx第4页
单元检测.docx第5页
单元检测.docx第6页
单元检测.docx第7页
单元检测.docx第8页
单元检测.docx第9页
单元检测.docx第10页
单元检测.docx第11页
单元检测.docx第1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你已山清我沉酒里 上传于:2024-06-14
单元检测 (考试时间:60 总分:100)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热忱(chén)  踌躇(chú)  义愤填膺(yīng) B、重荷(hé)  钦佩(qīn)   迥乎不同(jiǒng) C、深邃(suì)  鄙薄(bǐ)   锲而不舍(qiè) D、殉职(xùn)  磐石(pán)  拈轻怕重(niān) 【标准答案】 B 【解析】 荷hè。 【end】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更胜一筹 锋芒毕露 义愤填膺 束手无策 B、微不足道 消声匿迹 正襟危坐 姗姗来迟 C、一视同人 相形见绌 恪尽职守 突如奇来 D、轻飞曼舞 莫衷一事 顾名思意 来势汹汹 【标准答案】 A 【解析】 B、消→销。C、人→仁,奇→其。D、事→是,意→义。 【end】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标准答案】 D 【解析】 A、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B、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C、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D、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end】 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句话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奠基人和开拓者”。 B、“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句中加点的两个词都是副词。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吊古战场文》,唐代李华作,文中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标准答案】 B 【解析】 加点的“可是”“因为”属于连词。 【end】 5、(2分)下面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2分)( ) A、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B、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C、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D、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架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 【标准答案】 A 【解析】 这里的“好像”只表示一种猜测,不表示比喻。 【end】 6、(8分)名著阅读。(8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1)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的成功”是指( )(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 ) (3)读完选文后,你有什么感受?(4分) 答:( ) 【参考答案】 (1)《五猖会》 父亲要求“我”背的书终于背出了,可以乘船去看五猖会了 (2)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3)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大意对即可) 【解析】 (1)读名著,不仅要浏览,还要精读、思考。(2)贪玩、喜欢热闹是孩子的天性,外面是热闹的五猖会,父亲却要求“我”先背《鉴略》再出去看五猖会,由此可以提炼出父亲是“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3)通读选文后,我们要思考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end】 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end】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2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及鲁肃过寻阳( ) (4)肃遂拜蒙母( ) 【参考答案】 (1)当道,当权 (2)粗略地阅读 (3)到了……的时候 (4)于是,就 【解析】 注意“当涂”是个生僻词,“涉猎”不要与打猎联系到一起,理解“及”的独特含义。 【end】 (2分)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见往事耳 C、孰若孤 D、与蒙论议 【标准答案】 D 【解析】 A、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B、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C、古义:封建王侯的自称。今义:单独,孤单。D、“论议”指讨论评议。 【end】 (2分)9、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 ) 【参考答案】 志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解析】 本题的翻译侧重在后半部分。“即”“更”“刮目相待”要翻译到位。 【end】 (3分)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答:( ) 【参考答案】 (示例)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终有所成。(大意对即可) 【解析】 回答本题要围绕学习对吕蒙的影响来谈,提炼符合文意的学习道理即可。 【end】 (二)阅读卢群的《伍铜匠》一文,回答问题。(18分) 《伍铜匠》 ①伍铜匠是皖北人,刚到我们这里时还不满十八岁。那时我们这里四面环水,交通很是不便。乡亲们要想买个物品,非得坐船渡过盘龙河,再走上十多里的土路,才能在邻近的集镇采购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当伍铜匠摇着铜串子走进我们村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②“小铜匠,给换个脸盆吧。” ③“小铜匠,给做个铜勺吧。” ④“好咧。”伍铜匠笑眯眯地应答着,随即在主人家的门前稳稳地放下担子,生起炭火忙碌起来。 ⑤伍铜匠从小师从名匠,学得一手绝妙的手艺,祭器、文具、日用品几乎是无所不能。再加上他爱动脑筋,能够根据主人的喜好设计出各种形状和纹饰,所以很快赢得乡人的赏识,后来还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⑥相中伍铜匠的那位姑娘是盘龙乡的美人,年纪轻轻的,家中的门槛就快被媒人踏破。但姑娘不为所动,却对伍铜匠情有独钟。 ⑦伍铜匠没有辜负姑娘的厚爱,入赘①不久就被推举参加县里的技术比武活动,并以一座创意独特、做工精巧、玲珑剔透的铜摆件《耕牛闹春》,捧回“能工巧匠”金色奖牌。 ⑧“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队干部找到伍铜匠,请他帮宣传队打制一面铜锣。伍铜匠从未打制过响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特地到县剧团考察,回来后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打制出一面音质清纯、音域宽广的铜锣。送到宣传队一试,声音浑厚似虎啸,立时倾倒现场所有的人。后来这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附近市县的一些剧团和宣传队纷纷慕名前来订货。一时间伍铜匠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很有点“盘龙铜贵”的意思。 ⑨自从伍铜匠顶起门户,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十年动荡岁月,一家人从未饿过肚皮。不仅如此,伍铜匠还创造了第一个购买家电,第一个建造楼房,第一个装上电话,儿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盘龙纪录。 ⑩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弹指间伍铜匠已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这时,包括铜匠在内的许多古老行当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伍铜匠望着闲置已久的铜匠担子,想着曾经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心中常常有说不出的落寞。不过平心而论,伍铜匠还是很满足如今的小康生活的。如果不是“菩萨”事件,伍铜匠的晚年也许不会有太多的涟漪。 那日,伍铜匠下海经商的大儿子突然带回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见到伍铜匠供奉的观音菩萨,两眼立刻发起光来。大儿子就对伍铜匠说:“爸,您知道吗?这个菩萨可是个宝贝呢。您看这造型、这包装,少说也有几百年。尤其难得的是它还有个款识,我这位朋友说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起码要值三十万!爸,您这房子也该翻翻新了,我也想买辆新车,咱们不如把这菩萨卖了,让它发挥发挥作用。” “什么话?你竟然想拿菩萨发财?亏你想得出!”大儿子的话让伍铜匠很生气。伍铜匠做生意时曾收到不少的古钱币和古玩意,那些东西已被识货的大儿子陆续淘走,如今陪伴在身边的只剩下这尊铜菩萨。铜菩萨是伍家的祖传之物,也是父母留给伍铜匠的唯一念想。大儿子竟然连传家之宝都不放过,伍铜匠岂有不恼之理! 不料没过几天,二儿子也赶回家来。说是公司要提拔一些管理人员,不少人都在找关系钻门道。自己当了十几年业务员,这次如果再上不去,“仕”途算是完了。幸好头儿爱好收藏,咱就来个投其所好,把那尊菩萨送给他。 “什么?用菩萨换帽子?亏你想得出!”二儿子话还没说完,伍铜匠又一次翻了脸。 老伴见了伍铜匠把两个儿子都得罪了,就嘀咕道:“你也真是的,什么事都认死理,这些东西将来还不都是他们的,你犯得着这么顶真?” 伍铜匠说:“我就看不惯他们这德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能让人家看我的笑话。” 菩萨风波过去没几天,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些日子,伍铜匠天天心里发紧,有时还盯着电视掉眼泪。一日,伍铜匠的两个儿子同时回了家,说四川遭了大灾,党中央号召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们是不是把那个菩萨转让出去,让它更好地普度众生。伍铜匠正苦于想不出办法援助灾区,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动,踌躇了一夜后,大清早就向儿子松了口。 暑假期间,在县城上初中的孙子回家看望爷爷奶奶。饭桌上,孙子很惊奇地告诉爷爷,他的同学家中也有个和咱家一模一样的铜菩萨,而且那个同学的爸爸还是爸爸的领导。 伍铜匠闻言愣住了,联想到大儿子的新车,二儿子的晋升,立刻明白了一切。 伍铜匠蹒跚着走到门外,扒下门楣上“模范家庭”的牌牌,运足力气使劲一扔。那个牌牌在空中划了个弧线,然后一头栽进路旁的河沟里…… (选自《雨花》,有删改) 【注】 ①入赘: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家庭成员。 【end】 (6分)11、本文前半部分主要写了伍铜匠“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6分) 来到盘龙乡→①( )→赢得芳心并入赘女家→②( )→③( )→创造多个盘龙记录 【参考答案】 ①赢得乡人的赏识 ②以《耕牛闹春》捧回“能工巧匠”奖牌 ③打制铜锣的影响(大意正确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梳理(补充)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可找到相关段落进行概括,能指出主要事件即可。 【end】 (2分)12、下面对文中“铜菩萨”这一物件主要作用的分析,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B、补充交代了伍铜匠的身世背景。 C、说明伍铜匠有一定程度的迷信思想。 D、折射出文中主要人物品行的高下。 【标准答案】 D 【解析】 不把“铜菩萨”给两个儿子,表现了伍铜匠对不择手段“发财”“升官”行为的鄙视;把“铜菩萨”转让给灾区,体现了伍铜匠的一片爱心。“铜菩萨”这一物件反映出文中主要人物品行的高下。 【end】 (6分)13、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6分) (1)说说你对第⑧段中“盘龙铜贵”的理解。(2分) 答:( ) (2)简要分析第段的深层意蕴。(4分) 答:( ) 【参考答案】 (1)“盘龙铜贵”形容伍铜匠的名声远播,业务繁忙,表现了伍铜匠的手艺不凡。(2)扒下牌牌扔进河里,表明了伍铜匠认为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玷污了“模范家庭”的名声,也表明了伍铜匠对不择手段“升官发财”之类社会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 【解析】 (1)有一个词语“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可联系这一词语来理解“盘龙铜贵”的含义。(2)这一段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结局,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end】 (4分)1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本文第段中的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分析其设计及用意的异同。 答:( ) 【参考答案】 相似处:从情节上看,都是在故事尾部(结局)通过小孩子的话来揭开真相。 设计和用意的不同处:本文以小孩子的话来交代铜菩萨的最终去向,推动故事的发展,引出伍铜匠扒下牌牌扔进河里的举动,最终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任务,表达出对不择手段“升官发财”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这样写,可使故事情节曲折引人。 《皇帝的新装》中小孩子话点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戳穿骗局,可皇帝却仍然坚持游行,以此来揭露、讽刺封建王朝的腐朽,皇帝及贵族统治阶级的愚蠢、虚伪和卑鄙,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讲真话。同时,这样写显得诙谐,增强了童话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探究能力。本题所说的“写法”,主要指的是故事情节的安排。可比较两篇文章在情节安排上的异同并分析各自的作用。 【end】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讲 话 莫 言 ①接到入伍通知书后,村里一个复员兵便登门来教导我:“到了部队,第一件事就是给新兵连首长写一份决心书,这对你的分配至关重要。如果你写得好,新兵训练结束后,就有可能让你去当文书或是给首长去当警卫员,而这两个职务是天生的干部苗子。”他还传授给我很多宝贵经验,高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