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下历史知识点整理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1)文革后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中的错误。(文革时期,高考中断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_______。他提出要“尊重_______,尊重_______”,在他支持下,_________年10月,中国恢复高考。而彻底纠正文革错误的是1978年召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
(3)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讨论。《____________》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性质: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___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_________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第列法律,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法律体系。
(3) 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测试题
1.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3.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 )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阅读左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⑴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党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
⑵通过这次会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
第9课 改革开放
改革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农民,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责任。(作用: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_________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____________改革。
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____________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的制度。
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_____制、_______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方式。
开放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的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_____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2)1984年,开放了广州、上海等______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随后又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开放区。后来开放区向_________发展。
(3)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上海________,__________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对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并极大地推动_____________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现在,已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测试题
1.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意图来看,下图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3.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4. 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
(1)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左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结合此图
请回答:
①今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祖国大陆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也将选此处为首站,这个经济特区是 。
②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上海浦东新区。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 沿海开放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