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1年中考考前语文押题密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6页,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备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60分)
(一)默写(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5.《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比较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6.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乙文选自儒家经典《_________》。(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B.甲乙两文的标题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甲乙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9.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教与学的关系,论述了“_____________”的观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顾荣施炙①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②,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炙:烤肉。②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10.解释加点字。(4分)
(1)同坐嗤之:_______ (2)每经危急:_______
11.翻译句子。(3分)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12.顾荣和受炙人各有什么品质?(5分)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为什么统计数据有时会“撒谎”
①收集统计数据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出错的可能。即使所有的细节都万无一失,最终得到的数据里也会隐藏大量的陷阱。如果盲目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有时会得出一些甚为荒谬的结论。
②统计学家曾经调查过铀矿工人的寿命,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铀矿工作的工人居然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难道统计结果表明在铀矿工作对身体无害甚至有益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只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才会去铀矿工作,他们的寿命本来就可能长一些;正是因为去了铀矿工作,才把他们的寿命拉低到了平均水平,造成了数据的伪独立性。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健康工人效应。
③有虚假的独立性数据,就有虚假的相关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去救火的消防员越多,火灾损失越大。初次听到这样的结论,想必大家的反应都一样:这怎么可能呢?仔细想想你就明白了:正是因为火灾灾情越严重,损失会越大,所以才会有更多消防员去救火。这里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数据只能显示两个事情有相关性,但并不能告诉你它们内部的逻辑关系。
④事实上,两个在统计数据上呈现相关性的事件,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统计数据表明,冰激凌销量增加,鲨鱼食人事件也会同时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冰激凌销售点全部取缔了,就能减小人被鲨鱼吃掉的概率。真实的情况是,这两个变量同时增加只不过是因为夏天到了。又如,统计数据显示,篮球队的获胜率,竟然与队员的球袜长度成正比。难道把队员的球袜都换长一些,就能增加球队实力吗?显然不是。数据背后真正的因果关系是,球队的获胜概率和队员的球袜长度同时受第三个因素——队员身高——的影响,这导致了获胜概率与球袜长度之间表现出虚假的相关性。
⑤可见,要想从统计数据中挖掘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从表面上观察数据,往往会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世上一共有三种谎言:谎言,糟糕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
13.第②段加点词“大跌眼镜”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第②段以“铀矿工人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为例,是为了说明( )(3分)
A.铀矿工人寿命更长 B.健康工人效应
C.数据的虚假独立性 D.统计数据会“撒谎”
15.以下内容,适合放入文中的哪一段?( )(3分)
有数据表明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平均寿命相当。事实上,打太极拳确实可以强身健体,延长寿命,但打太极拳的人往往体弱多病。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⑧段
16.第③-④段中“救火的消防员越多,火灾损失越大”与“冰激凌销量增加,鲨鱼食人事件也会同时增加”两个例子及分析,能互换位置吗?请说明理由。(4分)
17.运用本文第④段中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6分)
(现象一)
1950年左右,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和肥胖症人口的数量都出现了一次非常剧照的增长。
(现象二)
20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陡然增加。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20分)
感念老师
阎连科
①有一天,不知从何而来的一只小鸟落在我书房外的窗台上,我正在写作,没有介意它的存在,于是它就渴求地望着我,几声啁啾,待我抬起头来,它却抖抖羽毛,扬飞而去。一切都如一次神谕的暗示,都如羊皮书上留下的一行不可解读的文字。几天之后,一场雨后,当阳光透窗而入时,我看见书房外的窗台裂缝里,横卧着一支羽毛,从羽毛的下面,小心翼翼地长出了一滴嫩黄细小的苗芽。
②我把这棵苗芽移栽到了楼下的草地。后来,它竟长成了一棵小树。
③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师,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无论是板书,还是毛笔,再或钢笔的书写,都有魏体的风骨。是那种魏、柳相糅的风度。他不光字好,课也讲得甚好,在我那时的感觉中,他的学问不仅在学校,在镇上乃至在全县都是最好的。
④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许多体面人家,都要请他书写对联。年前的几日几夜,他写对联能写得手腕酸痛。为写对联熬至三更五更,甚或通宵,并不是件稀少的事,和农人在麦季里连夜在场上打麦一样。
⑤从小学升至初中,他还是我的语文老师。课本上有篇文章,题目好像是《列宁祭》,作者千真万确是斯大林,是斯大林写给列宁的一篇祭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学过的课文中最长的文章。老师用三个课时讲完课文以后,让我们模仿课文写篇作文,我便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作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写过的作文中最长的作文。
⑥过完周末,新一节的语文课上,老师把批改后的作文分发下来,我的作文后面有这样一行醒目的红笔批语:“你的思路开了,但长并不等于好文章。”然而,在之后不久的一次学校组织的全校优秀作文展示中,文好、字好的,都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就像旗帜在旗杆上招展飘扬一样——这其中有我的那篇最长的作文。
⑦后来,我的作文写得都很长,因为我“开了思路”。现在,我在努力把文章写短,因为我终于明白,“长并不等于好文章”。
⑧前些时,我回家乡电视台做有关我的人生与写作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突然播放片花,片花中有三个人在讲我的过去。讲我过去的学习、读书和劳作。他们分别是我的母亲、战友和我的老师。当我看见这位30年前教过我4年语文的张梦庚老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我猛然哭了,眼泪夺眶而出。
⑨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是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
⑩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
⑪而我,已人至中年。
⑫从家乡做完节目回到北京,天气酷热,但我楼下的那片草地却还依然旺茂。草地中的那棵小榆树,又长高了许多,在风中摇来摆去,正有几只小鸟在栖枝而歌。
18.请概括文章中详细写的张老师的两件往事。(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划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赏析。(4分)
20.下列对第⑧段我“眼泪夺眶而出”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因突然见到三十年前的恩师而激动不已。
B.对老师容颜已老,但形象始终如一的感慨。
C.对当初未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教诲而遗憾。
D.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的失落惆怅。
21.根据全文,概括老师的形象。(6分)
22.请说说对最后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5分)
三、综合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5题。(12分)
程十发(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祖籍上海,是我国著名的海派书画大家,撞长人物、山水、花卉、岛兽及连环画和书籍插图,代表作有《列宁的故事》《丽人行》《孔乙已》等。2021年是程十发先生诞辰100周年,春华中学书画社团前往程十发美术馆参观。
23.同学们上网查阅了美术馆的地理位置图。请根据地图所示,完成填空。(3分)
(1)设施齐全:周边有百货商场、医院。
(2)_________:附近有轨道交通10号线伊犁路站,多条公交线路站点。
(3)环境优美:邻近_______。
24.参观时,同学们在展厅看到一幅人物画,似曾相识。请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或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4分)
25.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打算制作一个短视频。在配画外音时,大家对“发”的读音产生了分歧,有的读“程十发(fà)”,有的读“程十发(fā)”。下列说法较合理的两项是( )(5分)
A.读“fà”。画家头发(fà)不多,他本人曾戏称只比《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多七根头发,因而得名“十发”。
B.读“fà”。简化字“发”对应有两个繁体字:“發”(fā)和“髪”(fà)。有人曾见画家亲笔签名“程十髪”。
C.读“fā”,古人射箭有百发(fā)百中之说,取名“十发”表示谦虚。
D.读“fà”。“发”(fà)与“程”在古代都是微小的长度计量单位。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十发为程”寄寓了一种人生态度。
E.读“fā”或“fà”均可。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名字中的“恪”,有人读kè,有人读què,大家都明白指谁,并没有造成误解。
四、作文(60分)
26.爱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感受过不同的爱,例如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爱,同学间的友爱等等。那么,你是否感受过这类爱以外的爱的方式呢?请以“另一种爱”为题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21年上海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语文·全解全析
一、(一)【答案】秋风萧瑟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似曾相识燕归来 其翼若垂天之云 人恒过 然后能改
【解析】注意:萧瑟、伊、憔悴、翼、恒。
(二)【答案】6.刘禹锡 礼记
7.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8.D
9.安贫乐道、洁身自好 教学相长
【解析】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
7.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斯,这;陋,简陋;惟,只;德馨,品德好。
8.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A.乙文没有采用典故;
B.甲乙两文的标题没有点明主旨。甲文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乙文论点是“教学相长”C.乙文没有采用描写、抒情表达方式;D.正确。《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表现出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的特点。“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古代明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洁情操。《虽有嘉肴》,作者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故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故选D。
9.本题是对文章中心的考查。《陋室铭》作者借赞美陋室表达了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以及作者乐观豁达的态度。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甲文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教与学的关系阐述学习是无止尽的,只有深入思考,反复实践人们才能明白自身知识的不足,才会不断学习进步。因此,教育别人也能增加自己的学问,教育学是互相促进的。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乙)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答案】
10.(1)讥笑 (2)遇到
11.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
12.顾荣: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平等待人,能为别人着想。受炙人:知恩图报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1)句意: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嗤:讥笑。
(2)句意:每逢遇到危急。经:遇到。
1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