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

159阅读 | 7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第1页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第2页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第3页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第4页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第5页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设计.doc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过往不念既往不咎 上传于:2024-06-04
讲“儒林”故事,观“士林”百态——《儒林外史》典型人物分析   【教学背景】   (一)文本分析   《儒林外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在名著导读定位上为讽刺作品的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所刻画的是不同于正史官书中的面相。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书中人物众多,着墨也不同,因此在人物赏析上,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统领整部小说的线索,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在《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在作者笔下,这个制度已经极度腐朽了,不再能够选拔真正的人才,反而成为蒙蔽、扭曲士人灵魂的工具。本节课基于学生导读课中读书方法指导阅读后,以人物故事会的形式,用对比的方式,分析周进、范进、马儿先生、匡超人、严监生等受科举制度摧残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分析庄尚志、迟衡山、虞博士这样的洁身自爱、崇尚礼乐的真儒贤人。通过对比人物,理解小说主题,为第三课时的讽刺艺术的探究打下阅读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近一个月的小说阅读,对小说的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