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思考与练习[附辅导讲义·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单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了[c]
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多选)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cd]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
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 “心外无物”
……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神化了的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柏拉图:“理念创造一切”
黑格尔: “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
老子: “道生万物”
朱熹: “理在事先”
……
(多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表现在[acd]
A.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B.它是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之科学
C.它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D.它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结合
(多选)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有[ac]
A. 生产关系
B. 科学
C. 场
D.法律
判断正误
1、哲学就是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3、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4、 “左”容易导致唯心主义,右容易导致形而上学。
5、唯物主义是辩证法,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
6、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7、世界统一于存在。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9、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因而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10、静止也是运动。
1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2、否认时空的绝对性,是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4、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互动的过程。
15、实践的三大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16、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能在运用规律、改造规律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多选)在联系观点的问题上,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c]
A. 否认联系是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点
B. 非此即彼,亦此亦彼
C. 没有普遍联系,就没有世界的变化发展
D. 事物的普遍联系使事物丧失了任何独立性
(单选)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d]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单选)下列体现矛盾向对立面转化思想的是[b]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多难兴邦,居安思危
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单选)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a]
A.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单选)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单选)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单选)下列包含辩证法适度思想的是[b]
A.大智若愚
B.物极必反
C.事非经过不知难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多选)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d]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多选)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bcd]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D.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判断正误
1、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近代辩证法的表现形式是形而上学辩证法。
3、发展都是运动,但运动不都是发展。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5、事物既区别又联系。
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和运用。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8、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9、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
10、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了量度质变的关系。
13、与肯定方面相比,否定方面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14、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肯定阶段的回归、回复和重复。
15、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与直线论。
16、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7、承认因果联系属于唯物辩证法。
18、必然性是有原因的现象,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现象。
19、一切现存的都是要灭亡的。
20、假象和错觉实质上是一回事。
21、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多选)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是纯粹主观的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多选)对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正确的理解是[ad]
A. 要富口袋则要先富脑袋
B. 正确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错误的意识没有能动作用
C. 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实现,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
D. 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
判断正误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源泉。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4、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而错误的意识是头脑造成的。
5、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6、人类可以摆脱规律的奴役,但无法摆脱规律的支配。
7、规律是客观的,因此无论什么规律都可以离开人而存在。
8、一切都是必然的、决定的,人只能等着规律起作用。
9、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单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科学的观点
(单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c]
A.意识有能动作用
B.认识的能动作用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
(单选) “学而不思则罔”,说明了[c]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表的反映,不能认识事物
C.通过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
D.人们只要思维,就能产生理性认识
(多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为[ab]
A.理性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性认识应当转化成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
C.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D. 在第二次飞跃之前,理性认识仅仅是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判断正误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辩证法的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经验。
3、根据对认识源泉的不同回答,可以将认识区分为经验论与唯理论。
4、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6、认识开始于感觉。
7、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8、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多选)真理的客观性所包含的意思有[bd]
A. 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是铁的客观事实
B.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真理同谬误存在着一道无法相互转化的鸿沟
D.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多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ac]
A.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C.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原理
判断正误
1、真理都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2、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3、世界是可知的,因此我们终将能达到对世界完全的、绝对的认识。
4、实践高于认识的特点是客观性。
5、在“三思而后行”中,“三思”和“后行”都属于实践检验。
6、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判断正误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想统一的。
2、 “人是被判了自由的徒刑的”,因此是绝对自由的。
3、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多选)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b]
A.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生产力
B. 人们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单选)下列各组社会意识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是[d]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法律思想、哲学、道德
D.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