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巴马医疗改革
2009 年1 月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紧锣密鼓地倡议和启动了内政外交诸多议
题的改革。就国内政策而言,影响最广泛、问题最复杂、过程最艰难、争议最激
烈.后果最深远,也是奥巴马最重视的,英过于对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改革。本
文力求较全面地探讨这场改革的背景、目标、原则和难点,概述其中的曲折及有
关利益各方激烈博弈关键阶段的情况,分析本次医疗改革的特点、成果及前景-
美国现今的医疗保健体系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演化成型的- 它所
包含的众多矛盾凸现为一个在发达国家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在这个全球最富有
国家,政府和个人全部支出的1/ 6 用于医疗保健,而与此同时,有近1/ 6 的国
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虽然这两个1/ 6 可以最简要地概括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
现状和问题,
奥巴马之前的美国医疗改革美国的医疗保健体系是一个从结构到内容部非
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它的基本特点是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引导、监管或直接参
与下,通过高度市场化的医疗保险计划和医疗保健网络向公众提供各种档次的
医疗保健产品与服务。整个体系依赖三大支柱支撑,即超群的国家经济技术实
力、联邦和州政府的服务与监管、发达的医疗保健产业与市场。
第一大支柱: 独步全球的综合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水平为美国的医疗保健
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08 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2 万亿美元,
相当于当年日本、德国、中国和印度4 个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在17 个
最发达国家中, 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 325 万美元,名列前茅。美国在医
学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与成就长期处于国际公认领先地位。全球50 所生命科
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顶尖大学,美国占了20 所。国立卫生研究院是世界最大的
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有近6000 名科学家,年度预算为305 亿美元。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以来,绝大多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授予美国科学家,医学和生
物制药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也大多发生在美国。先进的医学科研水平和各种新
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美国医疗保健事业的一些重要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第二大支柱: 政府在为社会特定人群提供公共医疗服务和依法监管医疗保
健市场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里所说的特定人群主要是指65 岁以上的老年
人、残疾人、孕妇、低收入家庭成员( 特别是儿童) 、现役和退伍军人,以及虽
然没有医疗保险但又亟需医疗救治的病人。2008 年,美国联邦、州和地方三级
政府机构所负担的医疗开支约为1 108 万亿美元,占当年国民卫生支出的46% ;
著加上各级政府为鼓励企业和居民个人购买医疗保险而实行的各种财政优惠措
施,公共财政负担的份额接近国民卫生支出的60%。%联邦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等负
责医疗保健事务的部门是美国最庞大的联邦政府机构之一, 负责以下医疗保险计
划( 或医疗系统) 的管理、实施、协调和监督
第三大支柱: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产业、最大的医疗保健产品与服
务市场和最大的私营医疗保险市场。2008 年美国在医疗保健服务业和社会医疗
急救机构就业的人数高达1581,9 万人。" 在医疗器械和药品这两大类快速增长
的医疗保健消费中,美国占据了最大的份额。2006 年,世界医疗器械消费总额
约2200 亿美元, 美国占30% ; 2008 年世界药品销售总额约7400 亿美元,美国占
48%。员巴马政府的医疗改革目标是要解决长期困扰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三大难
题, 即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趋势,减轻政府、企业和国民的经济负担; 实现
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杜绝私营医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各种歧视性规定; 全
面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服务质量。这三大改革目标仍可概括为费用、基盖面
和质量这三个关键词。
为实现改革目标,医疗改革班子制定了改革应遵循的八项原则: 改革方案
必须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具备自我支付能力,不增加政府和企业的财务负担;
政府应为美国民众提供财务保障,使他们不致因发生大病重病而导致财务破产;
确保民众选择医生和医疗保险的自主权; 推广和资助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计划;
推广和资助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病人安全; 利用激励手段、信息技术和有效医
疗干预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降低医疗保健计划的管理成本,减少浪费,提
高效率; 确保国民在失业或更换工作时能延续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公司不得再
以既往病史为由拒绝投保人。
三大目标和八项原则构成了奥巴马医疗改革的总方略,为贯彻实施这个总方
略,民主党人认为改革的一项中心内容是扩大政府的作用,创建一个由政府主
办的公共医疗保险计划,通过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