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益率与稳定性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在如今,如果有人问你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什么?可能你一时半会儿并不能做出答复。但如果提到微信理财、京东小金库、余额宝,想必有不少人都会有话要说。20xx 年6 月,余额宝这一业务在支付宝的基础上上线,自此,P2P、网上银行等互联网+产品迅速在大众生活中引起反响,对银行传统理财产品发起了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在海内外的发展近况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出、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单单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联合,而是在实现安全、便捷等网络技术程度的基础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顺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联合的新兴范畴。
海外互联网金融的起步时间早于海内,最初,美国于1971 年就建立了Nasdap 系统,将互联网金融这一创新的经营模式投入了运营。其后,到了2005 年3 月,英国又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投融资渠道-- 成立了全球首家P2P 网络借贷公司Zopa。2009 年,Kickstarter 作为美国首家众筹融资平台正式上线。
Paypal 网站上诞生了全球第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用户第一步只需要在网上注册账户,然后在这个账户中存入钱,每月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这种便利快捷的理财产品立即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好景不长,21 世纪初,美国资本市场利率大幅降落,原有的基金收益难以持续维持,因此Paypal 采用放弃资产管理费用的方法来保持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然而在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实施了超低利率政策,整个货币市场基金又一次面对利率下滑的困境。几年后,Paypal 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在经营了十余年之后于2011 年7 月离开了市场。
相较于海外而言,国内互联网的起步稍显落后。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分为三个过程,第一是1998 年到2005 年,业务还局限于网上汇款,网上转账等;第二是2005 年到2013 年,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开始兴起;第三是2013 年至今,互联网与金融市场的融合发展到了更深层次,使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更上了一个台阶。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客户总数已经超过6.5 亿,电子银行的交易替代率均超过60%,成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重要渠道之一。
二、互联网金融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比分析
1.营销模式与营销渠道
从营销模式来说,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购买时,因为产品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需要银行职员的解释,这就给用户购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秉承着用户为王,产品优先的理念,将用户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让用户随时随刻到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的收益,购买时也不需要繁琐的程序,仅靠用户自己操作就可以完成。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方面更能做到最好。
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线下业务,用户只能在银行才能获取关于产品的信息,用户获取信息不够及时,就会对用户的收益以及时间造成损失。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营销渠道更为广泛,用户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实时的获取产品信息,还可以相互交流,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省时省力、高速便捷的特质更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
2.收益率
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由于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模式过于专业化,使得此类产品的收益并不理想。2013 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崭新的运营模式以及直观的利益收入都使得大众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数据显示,在余额宝等产品推出之初,短期收益率一度超过8%,远远地超过了同期的银行传统理财产品。当然,近些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的蒸蒸日上的同时,传统银行并没有逃避冲击而是选择勇敢面对,也逐步的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宝宝类产品。从近些年的信息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在经历了改革创新后与金融理财产品在收益上逐渐趋于一致,增长趋势相近,有些银行推出的新产品的收益甚至出现了对金融产品的赶超。表1 互联网理财产品和银行宝宝类产品收益对比
3.流动性
当今,快节奏俨然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主旋律,在确保收益率的基础上,用户们更多的是比较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用户一般不能提前终止合同,少部分产品可终止或者质押,流动性较低而手续费却很高。而互联网金融产品一般都采用T+0 或T+1 的模式,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即时赎回使用,而且,即使在在T+1 时段内资金无法及时转入银行卡,也可以转入支付账户实现支付和消费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高速和便捷两大要求。
4.稳定性
虽然余额宝能够保证客户资金赎回即时到账,但变化的并不是货币型基金的结算方法,是靠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为客户提前垫资而实现的,这就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