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冲刺精品押题卷(一)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渔歌子》)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话,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huò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会在你眼前层层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间醉人地萦绕,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的身边màn妙地起舞。
狭隘( ) huò( )达 萦绕( ) màn( )妙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寺公园这株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B.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云雾缭绕,群山起伏,微风轻拂,群山若隐若现,仿佛身披薄纱的仙女翩翩起舞,这惟妙惟肖的绝美风光吸引了众多游人。
C.年近九十的谢欣在文史哲的修养与悟道上已达高境,以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实景山水创作实践作为基底,创作挥毫而书之,一气呵成,自由自在。
D.互联网出现之后,其强大的交流互动能力,令广播和电视显得相形见绌,也弥补了广播、电视单向交流的不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4.口语交际(2分)
下面是一则小幽默,若你是小明,你认为怎样回答既幽默,又符合情景?
某小学二(1)班举行数学单元测试(满分是5分),小明考试回来,爸爸问他,“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3分。”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板子。爸爸又问:“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小明回答: 。
5.名著阅读(3分)
《水浒》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极具个性化,形象生动让人一望而知。请你指出下列描写的各是何人。
A.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B.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C.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
A: B: C:
6.汉字欣赏与书写(4分)
(1)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下面这首诗中使用的字体属于 ,这种字体的特点是精巧纤细, 。(填一个四字词语)(2分)
(2)请用正楷字把这首诗的第二句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7—12题。(17分)
【古诗阅读】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①
纸屏②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①蔡确: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②纸屏:纸糊的屏风。
7.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2分)
8.你从第三句中的“独笑”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2分)
【古文阅读】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具言所以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3)将之诣妻家村中 (4)果得盗葱者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分)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2分)
12.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 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完成13—16题。(13分)
汉字危机
【媒体聚焦】
最近一段时间,主打汉字听写的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已“不会写字”,也再次激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身处键盘时代,我们应该都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但这种尴尬从来没有呈现得如此直观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时,随机从现场观众中选取的“成人体验团”,在听写“貔貅”“攥拳头”“瓮中捉鳖”等词语时频频出错,只有30%的人正确写出了“癞蛤蟆”一词,“熨帖”二字仅有l0%的正确率;而在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中,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
这两档节目,让“汉字危机”成为一个令人非常不安的话题。时间退回到几年前,人们忧心的问题还只是“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可如今的形势已然更加严峻,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已退化为名副其实的“失写一族”——2Ol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提笔忘字”。不仅如此,网络时代汉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2013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权威调查】
《中国青年报》以“手写汉字”为主题作了一项调查(2517人参与),受访者中,90后占l8.9%.80后占48.5%,70后占23.8%。以下为部分调查结果:
手写汉字情况
经常手写汉字
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
不经常手写汉字
比例
38.9%
41.2%
19.0%
提笔忘字的原因
习惯使用方便快捷的电脑输入法,手写越来越少
热衷看视频,很少阅读文字读物
当前汉字文化受重视程度降低
少儿阶段汉[字书写基础打得不牢
比例
92.O%
72.3%
43.9%
20.1%
【专家观点】
当电脑和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阅读和书写工具,当电子阅读日益取代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如何看待当下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教授说:“这个变化就是浅阅读、快餐文化的兴起,敲击键盘日益代替了笔头书写,其结果就是提笔忘字,汉字的书写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有理由担心,这种趋势如果不加以纠正将会愈演愈烈,说不定哪一天中国人不会写中国字也许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令人痛心的事实。”
汉语言文学博士后郦波列举“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次汉字危机,认为那些危机都是技术层面的,不是根本问题,因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影响语言文化发展的关键是民族生存状态。他说,“现在的键盘录入和语音录入使大家提笔忘字,其实是母语情感的淡化。”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那么,在汉字书写危机中如何寻找汉字传承的关键?如何找到使汉字、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更有效融合的传承方式?专家们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13.根据以上材料解释“汉字危机”的含义。(3分)
14.根据材料探究出现“汉字危机”的原因。(3分)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是带来汉字书写不好问题的直接原因。
B.从“权威调查”看,80后比70后、90后提笔忘字的比例高得多。
C.大多数人赞同在全社会倡导汉字书写文化。
D.网络时代汉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16.请根据材料就如何化解“汉字危机”提出两点建议。(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童年的月光宝盒
①童年是一个尘封的月光宝盒,打开记忆的密码,那些早已泛黄却又透着几分陌生与新鲜的往事,争先恐后逶迤而来……
②那时,妈妈是村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年轻漂亮活泼开朗,演过《红灯记》的她有一条小铁梅式的乌黑油亮的大辫子,我的头发自然也被梳成了麻花小辫,跑起来飞成两串麻花。近水楼台先得月,唱儿歌,跳舞,背唐诗,背“小九九”,打拳,儿时的我据说被妈妈培养得相当“多才多艺”。每次放学,当街一群晒太阳的老爷爷总要虎着脸拦住我:“小梅子,来趟拳,要不不让过!”只得乖乖从命,煞有介事的舒腰展臂闪转腾挪一番,赢得一片喝彩和开心的大笑。
③童年的记忆里时常摇曳着大队部的灯光。晚上常和小伙伴们去给父母记工分。冰冷的寒夜里,昏暗的油灯下,那个俊俏的姐姐在表格上一笔一画的记完,把我搂在怀里,爱怜的摸摸我冻成胡萝卜的小手,拍拍我皴裂的面梨似的小脸,叹口气:“哎,这苦日子啥时熬到头啊!”那幽幽的叹息,在夜色里传得很远很远……
④大队部旁边的小卖部是我儿时的乐园。花手娟、蝴蝶结、玻璃球、大白兔奶糖……所有新奇有趣的物件都能在那里找到,而且隔些天就变换一回,比刘谦的魔术还神奇,我有事没事就跑到那里一次次“见证奇迹”。开小卖部的大伯家有弟兄俩个,淘气的嘎子哥是我们的偶像兼“孩子王”。我们这帮小“兵”们跟着他玩各种千奇百怪的游戏,围成一圈听他讲战斗故事,小尾巴似的跟着他去外村看电影《林海雪原》,军营梦也就在那时萌芽。后来嘎子哥参军到北京,成为一名青年军官。多年后,我也俨然成了半个“女兵”,去部队采访顺路看望他。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他面前,“啪”一个敬礼,惊得他嘴巴张成○字型,半天没回过神来:“丫头,都长这么大啦?!真是女大十八变啊!”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两个“兵”,还孩子般笑作一团。
⑤儿时的世界里,最深的渴望就是能有个哥哥。在我受伤的时候,能为我拭去腮边的泪滴,能把我冰凉的小手紧握在他温暖的掌心,能让我扑进他怀里痛哭一场,能挺身而出挡在我面前:“小妹,别怕,有我呢!”可是,我没有。受那些坏孩子欺负的时候,硬撑着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架势,小胸脯一挺:“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