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概论复习题(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选择题【A型题】1.不属于与肠道病毒的是:A.腺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D.柯萨奇病毒E.ECHO病毒2.均以粪-口途径传播的微生物是:A.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破伤风杆菌C.狂犬病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麻风杆菌E.布氏杆菌-新型肠道病毒3.诊断流感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A.血凝抑制试验B.中和试验C.PCR试验D.血凝试验E.ELISA试验
4.孕妇感染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A.流感病毒B.鼻病毒C.麻疹病毒D.冠状病毒E.风疹病毒5.不是由人类出血热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B.回归热C.新疆出血热D.埃博拉热E.马堡热6.感染宿主细胞易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狂犬病病毒D.腺病毒E.巨细胞病毒7.HIV感染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主要是:A.CD4分子B.CD8分子C.CCR5D.CXCR4E.CCR38.HBV感染后血清内不能测得的HBV标志是:A.HBsAg B.HBcAgC.HBeAg D.Pre-S1 AgE.Pre-S2 Ag9.血清中检查出HBsAg和HBeAg说明此病人是:A.无传染性 B.有传染性C.有免疫力 D.病情较稳定E.恢复期10.乙型肝炎五项检查中仅抗-HBs阳性则表示:A.乙型肝炎恢复或疫苗接种后获得免疫力B.乙型肝炎携带者C.HBV正在肝细胞内复制D.已转变为慢性肝炎E.血清具有传染性11.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毒主要是:A.HDV B.HEVC.HBV D.HAVE.HCV12.下列病毒属于双链DNA病毒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B.HSV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HAVE.HIV13.目前已在全世界灭绝的病毒是 A.HIVB.HBVC.天花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HSV14.不含有核酸的病原体是:A.virusB.prionC.fungusD.bacteriaE.chlamydia【B型题】A 风疹病毒B 麻疹病毒C 冠状病毒D ECHO病毒15.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是D
16.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是 A17.能引起SSPE的是 BA 鸡胚培养B 组织细胞培养C 动物接种D 光学显微镜查包涵体E 血清学检查18.分离流感病毒常采用的方法是A19.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常采用的方法是20.诊断狂犬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D21.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采用的方法是A 风疹病毒B 麻疹病毒C 狂犬病病毒D 流感病毒E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2.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23.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24.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25.经垂直感染引起胎儿畸形的是26.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有关的是下列病毒在人体内潜伏部位分别是 A HSV-1B HSV-2C CMVD VZV27.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28.骶神经节29.唾液腺、乳腺、肾 30.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X型题】31.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有:A.柯萨奇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HAVD.HEVE.肠道病毒70型32.属于呼吸道病毒的是:A.风疹病毒B.轮状病毒C.弹状病毒D.鼻病毒E.冠状病毒33.属于病毒性疾病的组合是:A.天花-麻疹-斑疹伤寒B.流行性乙型脑炎-鹦鹉热-流感C.狂犬病-登革热-森林脑炎D.流行性出血热-小儿麻痹-带状疱疹E.波浪热-回归热-登革热34.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黄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人类嗜T细胞病毒E.风疹病毒35.HIV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有:A.ELISA查抗体B.ELISA查抗原C.蛋白印迹查抗体D.分离鉴定病毒E.检测核酸36.可经性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有:A.尖锐湿疣 B.AIDSC.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E.成人T细胞白血病37.可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HBVB.HIVC.HSVD.CMVE.风疹病毒38.可经血传播的病毒有A.HBVB.HSVC.EBVD.CMVE.VZV39.与人类肿瘤发生有关的病毒有A.HIVB.HBVC.HTLVD.HPVE.EBV二、名词解释1.抗原性漂移2.抗原性转变3.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4.内基小体(Negri body)5.固定毒株(Fixed strain)6.AIDS7.Dane颗粒8.Prion三、简答题1.如何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发生?2.流感病毒包括哪些型别?分型和分亚型的依据是什么?3.甲型流感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4.列举5种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疾病。5.简述AIDS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HIV主要致病机制。6.简述HIV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7.简述肝炎病毒的种类及核酸类型、传播途径及转归有何异同。8.人疱疹病毒包括哪些?各引起什么疾病?9.试举出可引起普通感冒的五种病毒。10.常见的人和动物的Prion病包括哪些?四、论述题1.按下列要求分别论述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感染途径及所致疾病的特点。(1)细菌(3例以上);(2)其他微生物(2例以上);(3)病毒(2例以上)。2.叙述狂犬病的预防对策。3.简述HIV复制过程。4.试述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的临床意义。5.简述HBV形态、结构及基因组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A 3 A 4 E 5 B 6 C 7 A 8 B 9 B 10 A
11 E 12 B 13 C 14 B 15 D 16 A 17 B 18 A 19 C 20 D21 B 22 E 23 C 24 D 25 A 26 B 27 A 28 B 29 C 30 D
31 ABCD 32 ADE 33 CD 34 AD 35 ABCDE 36 ABDE 37 ABCDE
38 ACD 39 BCDE二、名词解释1.抗原性漂移:通常认为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部分人群对新毒株没有免疫力,引起小规模流行。一般认为是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2.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钟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由于与前一次流行株抗原结构相异,人们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一般认为是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3.SSPE: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属于麻疹病毒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衰退,1~2年内死亡。现在认为脑组织中的病毒为麻疹缺陷病毒,由于在脑细胞内病毒M基因变异而缺乏合成麻疹病毒M蛋白的能力,从而影响病毒的装配、出芽及释放。4.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浆内形成的嗜酸性包涵体,叫内基小体,可作为诊断狂犬病的指标。5.固定毒株: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代后,病毒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逐渐缩短,50代左右时,潜伏期可由原来的4周左右缩短为4天~6天;但继续进行传代,潜伏期不再缩短。这种毒力变异的狂犬病病毒被称为固定毒株,其重要特点是对家兔的致病性增强,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并且从脑外途径对犬进行接种时,不能侵入脑神经组织引起狂犬病。6.AIDS: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原体为HIV。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临床表现经过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及典型AIDS四阶段,最后常死于感染和相关肿瘤。7.Dane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电镜下呈大球形颗粒。其结构由双层壳和核心组成。外壳为包膜,表面有HBsAg、Pre-S1Ag和Pre-S2Ag。内壳为衣壳含有HBeAg和HbcAg。核心为双链DNA和DNA多聚酶。8.Prion:即蛋白性感染颗粒(prot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的英文缩写。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至今未能查到核酸,对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强,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引起人和动物形成以海绵状脑病(TSE)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症状,随即昏迷死亡。
三、简答题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佳措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人工自动免疫。以口服形式接种糖丸型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病毒可以在肠道细胞增殖,不致病,不引起病毒血症,但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并可以在肠道黏膜产生分泌型的IgA(sIgA)。这些抗体可以通过阻断病毒对肠道细胞的感染,来发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作用。在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时,需要合理调整三个型别疫苗的比例、选择服用季节、注意服用方法和保存形式等,以避免疫苗株之间的干扰和保证疫苗株的活性。2.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性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原甲型、亚甲型、亚洲甲型、香港甲型和新甲型等若干甲型。3.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主要是HA和NA的变异。有时变异幅度小,称为抗原性漂移引起小流行;有时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人们对新亚型病毒缺乏免疫力,易造成大的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4.流感病毒—流感,麻疹病毒---麻疹及SSPE,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风疹病毒—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5.AIDS传播途径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垂直传播。临床表现包括四个阶段,即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及典型AIDS期。HIV主要致病机制是:破坏带有CD4分子的免疫细胞,因此造成大量免疫细胞特别是Th细胞损伤而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由此发生致死性感染或并发肿瘤而死亡。6.(1)检测抗体:常采用ELISA法进行筛查试验,阳性者用Western印迹试验进行确认试验。(2)病毒分离鉴定:常用PHA刺激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接种标本分离HIV,用检测抗原、检测逆转录酶活性或电镜检测病毒方法鉴定;(3)检测HIV蛋白抗原(P24);(4)检测核酸,常用RT-PCR和核酸杂交法。7.包括HAV、HBV、HCV、HDV和HEV。肝炎相关病毒有GBV/HGV和TTV。除HBV、TTV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除HAV和HEV经口传播,其余型主要经输血注射,也可经性传播、垂直传播途径。HAV和HEV引起肝炎转归较好,一般不转慢性,也无携带者。HBV、HCV和HDV可转为慢性肝炎、部分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也有携带者。8.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及其所致的主要疾病病毒 所致疾病人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龈口炎、唇疱疹、角结膜炎 、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