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题
昌乐县五图街道中学 李建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满分40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1、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 )
A、重视教育 B、发展经济 C、增强军事力量 D、勤政爱民
2、同学们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什么制度产生的?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 )
A、汉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汉武帝
4、“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诗中的“千里长河”指的是( )
A、白马寺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万里长城
5、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东汉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6、下列作家创作风格均以“豪迈”为主要特点的是 ( )
①李白 ②杜甫 ③苏轼 ④ 辛弃疾 ⑤李清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③
7、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 元朝
8、下列科技巨著中,其中介绍了欧洲水利技术的是 (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俞大猷 D刘铭传
10、清朝实行文字狱的后果是 ( )
①造成了社会恐怖 ② 禁锢了思想 ③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④摧残了人才 ⑤分裂了国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1、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B皇权战胜相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 D皇权日益加强
12、1895年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签名上书,向光绪帝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依照汉代举孝廉(科举时代对举人又称之为孝廉)乘公家车辆赴京的惯例,对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又称为“公车”,因此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导致1895年“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德国“强租”胶州湾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13、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在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日本东京14、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清帝下诏退位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临时约法》的颁布15、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16、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其中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慈禧垂帘听政
C、百日维新 D、戊戌政变
17、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其设立是 ( )
A、洋务运动的成果 B、戊戌变法的成果
C、清末“新政”的成果 D、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18、请你将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比较,找出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 )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目标不同 D、思想观点不同
19、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发生在俄国革命之后 D、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20、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中,今天仍为之奋斗的目标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共产主义 D、完成新民主义
21、要想参观中共一大遗址,我们应该去①南京②上海③广州④嘉兴南湖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2、“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某些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B、中国政府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C、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D、废除了“二十一条”
2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24、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该首选 ( )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25、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26、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利是 ( )
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
2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军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28、1919年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 ( )
A、爱国主义精神 B、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C、落后面貌的精神 D、艰苦奋斗的精神
29、皇帝也有做不了主的时候。清朝皇帝中试图变法图强但最后自己却被囚禁起来的是 ( )
A、道光帝 B、光绪帝 C、咸丰帝 D、宣统帝
30、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2、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33、发起新文化运动,又领导“五四”北京学生斗争,并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的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 )
34、五月四日后来成为“中国青年节”主要是因为 ( )
A、北京学生首先发起了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国青年发扬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35、浙江嘉兴南湖被永远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是在 ( )
A、1915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2年
36、在中华民族艰难岁月里,人民音乐家聂耳谱曲的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请你判断这首战歌是 ( )
A、《大路歌》 B、《黄河大合唱》 C、《开路先锋》 D、《义勇军进行曲》
37、陈毅贺“七大”闭幕:“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从瞩目清凉山。”文中的“八载干戈”指的是 ( )
A、中国全民族抗战已经进行八年 B、中国共产党“七大”在八月召开
C、日本帝国主义在八月投降 D、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周年
38、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的时间是 ( )
A、1946年6月 B、1947年3月 C、1947年6月 D、1948年8月
39、文献纪录这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三大战役的胜利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40、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诗中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的城市“钟山”是指 ( )
A、上海 B、北平 C、天津 D、南京
选择题答案表: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题
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
案
题
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
案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