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浅谈抑郁症
张慧敏 刁书剑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志病,包括精神和躯体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在中医古籍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抑郁症和情志病的记载。主要讨论中医古籍对抑郁症概述和现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社会压力
抑郁症发病率高,症状复杂多样,常常表现为持久的抑郁状态,并伴有行为和思维改变的一种情感性的精神障碍。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身体疲倦、性欲降低等一些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西医治疗抑郁症,常常存在疗效慢、治疗过程长、副作用较大、费用高昂、长期应用依从性较差等弊端。因此,现代采用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来治疗抑郁症,是改善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专门提及抑郁症的病名,但许多中医古籍中所提及的“癫证”、“郁证”、“百合病”、“脏躁”等病证中,都有与抑郁症及其相似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多为情志不遂,基本病机是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与瘀血、痰结、寒热互结合而为病。冯氏指出历代中医医家对病症的命名常常是以某一个症状或者是病因来命名,古代文献中的一个病可能包含当代医学的许多个病,也可能仅仅是当代医学的某一个症状[1]。因此通过对中医古籍中关于抑郁症状和情志致病相关文献的研究,来为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现介绍如下。
1 中医古籍中关于抑郁证的论述
1.1 郁证
古代文献对郁证的记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瘀滞不通而衍生的疾病,一类是指因为情志抑郁不畅而产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烦抑郁,情志不畅,肋胁胀痛,善哭易怒,失眠以及咽中有异物梗阻等症状。明代的医家虞抟所著的《医学正传》首次提及郁证[2],但是明代以前已经有很多关于郁证的论述。《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郁证的病名,但和郁证相关联的论述很多。比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指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是对五气之郁提出了治则,特别是“木郁达之”对后世的医家治疗郁证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明代的大家张景岳更完整全面的阐述了郁证[3]。他也认为郁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人体内的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津液瘀滞不通,这是属于因为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心情抑郁;另一类是因为心情不畅,情志抑郁,气机失调导致的身体和精神出现了病症,这是属于因为心志不畅产生的病理疾病。清代的叶天士认为“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病“。他因此提出了辛凉宣通,不投燥热,敛涩呆补的治疗郁证的方法。清代的王清任认为郁证和血瘀关系密切,主张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郁证。
1.2 癫病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癫疾”的概念,主要表现为神情呆滞、喜静少动、沉默痴呆、语无伦次。这主要因为禀赋不足、七情内伤而引起的心肝脾功能失调,气滞痰结,蒙蔽心窍。古代文献常把癫证和狂证并称为“癫狂”,癫属于阴,狂属于阳。《灵枢·癫狂》中指出“狂始生,先自悲也”,“癫狂始生,先不乐”。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癫狂的患者会在某一个时期出现精神抑郁、情志不畅的表现,同时由此提出了针灸长强穴妙法。汉代的张仲景认为癫是因为心虚而导致血气少,邪乘于阴所引起的。而唐朝大家孙思邈在文献中详细的描述癫病的病症,并提出治疗癫病应该药物和针灸并重。明代的程充辑所著的《丹溪心法 ·癫狂篇》提出:“癫属阴……多因痰结心胸间”,他认为痰是导致癫病发作的病因,并提出治疗癫病当滋养心血、镇静安神、开痰散结。
1.3 百合病以及脏躁
百合病是一种因为五志化火,余热伤阴所引起的心脑失养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自言自语、不能自主饮食,常常伴有口苦、舌红、尿赤、脉微数等症状。《金匮要略·百合狐盛毒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百合病的概念。《医宗金鉴》指出百合病多由于“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等因素诱发,病机多为心肺阴虚。
汉代大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脏躁的概念。脏躁由于人体内的脏阴不足出现干燥躁动的现象,多是因为精神因素诱发,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机不调紊乱。临床表现多为精神恍惚不振、喜怒无常、躁动不安,严重者甚至出现失听、失音、失明、抽搐、昏厥、肢体不遂等症状。
2 当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抑郁症多因情志不遂,使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肝失疏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开始多为气滞而夹痰或者夹食以及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