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口:“民心党建”与精准脱贫“双推进”
“抓好党建促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阐发的扶贫工作重要举措。今年来,贵州江口县紧紧围绕“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总思路,以创建党建扶贫示范县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一、背景及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期间,江口县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273人,2015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3%,但目前仍有2.79万贫困人口。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大多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江口县依然是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和同步全面小康任务最艰巨的区县之一。要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决战决胜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需要把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二、做法及成效
(一)人才支撑,加强队伍建设与提升带富能力“双推进”。该县采取个人主动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精准选派423名干部到103个村(社区)驻村或担任“第一书记”,实现贫困村5人以上、非贫困村3人以上干部驻村全覆盖,选优派强了脱贫攻坚队伍。同时,依托鱼良溪市级党员干部短期实训基地、农村(社区)道德讲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结合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和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四大跨越工程”,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农牧科技局等部门联动加大力度集中培训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及农村留守妇女、“田秀才”、“土专家”,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致富带富能力。以第十届村(社区)“两委”换届为抓手,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从年龄、学历、经历等方面严格把关,着力选出信念坚定、作风务实、为民奉献、清正廉洁的村干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互动、党群联动为载体,探索推行“1+3+1”帮扶模式(1名致富党员联系3名困难群众和帮助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发挥致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该县集中举办“雨露计划·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4期培训200人。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选派农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参加电商扶贫、产业扶贫、乡村旅游发展等培训210余人次,县乡村三级自行组织干部群众培训851场次9560余人次,着力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富能人,建强了脱贫攻坚队伍。
(二)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网络与帮扶群众增收“双推进”。该县以群众服务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载体,完善服务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实打实服务群众增收致富。按照“党群部门联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政法部门联乱村、涉农部门联产业村”的精准联建帮扶思路,明确103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25家民营企业与103个村(社区)开展“1+X”联建帮扶,并按县级干部1帮5、科级干部1帮4、一般干部1帮3的“543”结对帮扶模式,全县3200多名干部职工与9200多户贫困户2.8万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变“群众上门”为“干部跑腿”,精心制作并发放干群联系卡,实行群众一日不脱贫、干部帮扶一日不脱钩。县扶贫办、县农牧科技局等部门单位设置群众服务接待室(窗口),网上服务制度,规范服务流程,为群众咨询扶贫政策、办理事务等提供便利服务。各乡镇(街道)103个村(社区)以规范化建设干群连心室、道德讲堂和精准脱贫工作站、“民心党建+信合+”助推精准脱贫服务站等为抓手,优化整合资源,规范一套牌子、建立一套工作日志、建立一册群众来访台账、建立一套制度、明确一批服务群众流程、确立一些保障措施,建立形成以县为龙头、以乡镇(街道)为纽带、以村(社区)为网底的三级服务群众网络,实打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信贷申请、政策咨询、资金申请、技术指导等服务38960人次,打通了服务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三)精准施策,健全帮扶体系与因户施策扶贫“双推进”。该县结合党员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各村(社区)遍访贫困户,面对面了解民情,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建立一村一册、一户一档的贫困户信息档案,分析各户贫困原因,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时限和帮扶责任人,并录入全省扶贫数据系统“扶贫云”,形成以“贫困户基本信息—贫困原因—帮助措施—帮扶责任人—脱贫期限”为一体的帮扶体系。同时,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督促落实帮扶责任。明确要求各联建帮扶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到联建村现场办公不少于1天,各联建帮扶单位每年为联建村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3件,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不低于6000元,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工作台账和考核机制实行量化考核。目前,该县各联建帮扶单位党员干部、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走访群众145234人次,为基层群众办理实事1035件,化解矛盾纠纷51起,为基层解决问题1957个,帮助基层建立专业合作组织62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4个,带动8.1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以创建电子商务扶贫试点县为契机,采取“民心党建+电商扶贫”模式建立62个农村电商扶贫综合服务站,农特产品网上销售覆盖41%贫困村,销售茶、农资农具金额20多万元,与贫困户利益结盟带动贫困户213户246人,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四)示范带动,打造党建示范点与小康村建设“双推进”。该县以“基层组织建设精品年”活动为契机,结合“五个一批”、“六个到村到户”等措施要求,采取“以点带面、示范推进、交叉建设”的方式,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与小康村建设“双推进”。采取“县财政解决一点+乡镇(街道)投入一点+联建部门帮扶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县财政对每个新建、改扩建的村级活动场所分别匹配资金20万元和5万元,规范建设基层组织阵地,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按照“一室多用、规范实用”的原则,创建闵家场村、鱼良溪村、梵净山村等10个以上“干群连心室”精品。探索“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模式,采取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动、社会联动、居民互动的“四动方式”,以抓组织、强核心、支部工作运转好;抓队伍、强引领、党员作用发挥好;抓管理、强机制、小区规范建设好;抓共建、强参与、小区和谐氛围好;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