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持续深化扫黑除恶斗争 公开征集涉黑涉恶线索
近日,湖北省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旨在进一步巩固专项斗争成果,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此举标志着湖北省扫黑除恶斗争进入常态化、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背景: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显著
自2018年党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湖北省积极响应,重拳出击,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省共打掉涉黑组织206个、涉恶犯罪集团258个、涉恶犯罪团伙3473个,极大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同时,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487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47人,移送司法机关737人,有效净化了政治生态。
国家信访局2020年民意调查显示,湖北省群众对扫黑除恶成效的肯定回答率高达94.86%,全省群众安全感再创新高,达到98.19%。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扫黑除恶带来的变化:“逛商场、挤公交不怕小偷小摸了;上白班、加夜班不怕家中被盗了;穿小路、走夜路不怕拦路抢劫了;做生意、搞建设不怕敲诈勒索了。”
公告内容:全面征集涉黑涉恶线索
此次公告明确了举报范围,涵盖了多个重点领域:
基层黑恶势力: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欺压残害群众的“村霸”“乡痞”等。行业领域黑恶势力: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水利、矿产资源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超限超载、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沙霸”“矿霸”等;在商贸市场、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新型违法犯罪: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制贩毒品等黄赌毒合流的黑恶势力;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裸聊敲诈、新闻敲诈、“套路贷”、软暴力催收等涉网新型违法犯罪;跨境赌、洗钱、电信网络诈骗背后的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各级各类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
举报渠道便捷高效
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公告提供了多种举报渠道:
举报信箱: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89号湖北省扫黑办。举报电话:027-87239049。举报邮箱:hbshce@cjyun.org。
举报须知:保护举报人权益
公告强调,鼓励实名举报,核查单位将对举报人信息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举报内容需客观真实,尽可能提供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及证据线索。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对威胁、报复举报人及其亲属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对提供重大线索、协助破案的单位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专家解读:常态化扫黑除恶意义重大
湖北省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公开征集线索,旨在进一步发动群众,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形成扫黑除恶的强大合力。
社会反响:群众支持积极参与
公告发布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许多群众表示,扫黑除恶斗争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愿意积极参与举报黑恶势力。有群众说:“以前对黑恶势力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有了底气,一定积极举报,让黑恶势力无处藏身。”
结语:共建平安湖北
扫黑除恶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湖北省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黑恶势力“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同时,呼吁广大人民群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平安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公告的发布,湖北省再次彰显了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斗争的决心和信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