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esh Prasad
“如果你的钱包被偷,你会立即发现并感到愤怒,但如果百万财富被悄悄转移,而你却不知道这是自己本应继承的遗产,即使损失要大得多,但你仍会傻傻满足于当下,不知道你本可以拥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西方告诉印度“中国是偷包贼”,却不说自己才是转移遗产的大盗,而可悲的印度到现在都没识破西方诡计。
印度和中国都拥有古老文明,在历史上共存几千年。在1962年战争前的这数千年中,这两个文明间是否曾发生任何过一场有历史记录的冲突?而1962年冲突又是因何而起?不是历史仇恨,也不是根本利益的冲突,更不是资源竞争,而只是划定边界的分歧。当前仍然具有争议的这块土地并不肥沃,既不适居,也没有特别丰富的资源,只是荒凉的山区。此外,争议领土面积在两国土地总面积只占微不足道的部分。
不言而喻的是,从历史和地理的宏大视角看,两个富有古老智慧的文明古国不应让一场近期关于一小块干旱土地的争端连累双边关系。然而,今天大多数印度人却认为中国是一个危险的敌人,对印度满怀敌意。仅仅由于这场关于几千平方公里荒芜地带的争端,中印两国几千年和平共处的传统,突然被难以消弭的猜疑和敌意所取代。
这种情况是不是让人感到非常荒谬?这就象两个60多岁的表兄弟,平常关系友好但并不亲密,却因为一支铅笔而产生的小误会,在短短一周内就突然疏远对方,并还确信彼此都不值得交往,且人品堪忧!
关于中国的案例其实只是印度人缺乏文明视角解读历史的众多例子之一。这也正是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情况最后落得一发不可收拾的原因。 文明叙事将如何帮助印度避免走向希腊式悲剧?印度人对上面这些问题还能给出什么其他答案。
喜马拉雅山脉是泛印度文明北部边界,将印度平原与青藏高原隔开。青藏高原是除极地地区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库,为向南流动的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泛印度文明至关重要的河流系统提供水源。喜马拉雅山脉也孕育了向北的河流,这为另一个文明提供发展条件。这个文明恰好也在地理处于孤立地位——它西边是广阔的沙漠,北边是贫瘠的冰冻荒地,东边是海洋。这就是独立发展而来的中华文明。
因此,从地理角度来看,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及其冰川水系能够同时培育,并分隔两个独特的文明——泛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因此,这两个文明的历史大致相同,从远古时代都维持了庞大人口,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与泛印度文明一样,中华文明也受到地理、人口、基因、文化等因素影响。它在地理也并非完全孤立,蒙古人和满洲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入侵和统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与文化。几个世纪以来,中华文明也试图将外部影响融入自身丰富的文化中,而且外族统治者引入的创新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泛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已存在3000多年,甚至是4000年。两者地理位置相近,但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隔开。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前的几千年里,两者之间接触稀少,更没有产生什么值得一提的冲突。菩提达摩可能曾越过喜马拉雅山前往中国传播佛教。法显和玄奘可能从中国来到印度,记录下他们那个时代的印度。一些茶叶和香料贸易可能也通过陆地和海洋零星进行。然而,除了这些有限的互动外,东方两大文明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大规模接触。他们可能不是朋友,但绝对不是敌人,更没有威胁彼此的生存。
然而,重要的是,在除去最近三个世纪的长历史时期内,中印两大文明共同贡献了超50%的世界GDP和约50%的全球贸易,各自做了一半左右的贡献。几千年来,由于大河形成的肥沃冲积平原,这两个文明孕育着地球上最多的人口,催生出的繁荣社会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哲学、科学、技术和艺术方面的进步,是它们成为全球最重要文明的标志。
泛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规模、独特性、财富繁荣、文化丰富某种意义上都是由各自地理因素所决定。然而,两者的命运却两三个世纪以来却发生重大逆转。
印度是如何衰落的?
答案显而易见。有且只有一个国家将印度从一个古老、富裕、自豪且占世界GDP四分之一的国家变成一个可怜的“第三世界”国家。那就是英国。须知,印度1947年独立时仅占世界GDP的3%,甚至无法养活自己的人民。
尽管泛印度文明在其存在的数千年中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从雅利安人入侵到伊斯兰教出现,但英国殖民统治在其历史上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的节点。它中断了泛印度文明的持续演进。现在即使是受过教育的印度人也难以理解这段文明史。
印度人需要从他们的文明史中理解的关键正是这一点。
泛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保持平等关系是,既不敌对也不过度友好。在中国眼中,印度不是一个朝贡国,而是一个平等的文明国家。
泛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包括波斯、突厥、蒙古、阿拉伯文化——之间关系的特点是适应和融合,两者相互交往催生出“次大陆伊斯兰教”文化,它既是印度的,也是伊斯兰的。印度没有成为穆斯林国家,因其绝大多数人口仍是印度教徒,但伊斯兰文化却融入了次大陆的泛印度文明。伊斯兰教的苏菲派与次大陆有着深厚的联系,苏菲派也影响了大多数南亚穆斯林追随的伊斯兰教巴雷尔维派。有趣的是,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穆斯林(或其他人)说乌尔都语,这种语言为次大陆所独有。同样,莫卧儿建筑和美食也是次大陆独有的。因此,这两种文明在同等程度上相互影响,并产生丰富而独特的复合文化,并增加了泛印度文明的层次。
与先前平等文明间的互动相比,泛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始于英国人的到来,之后泛印度文明的地位就开始迅速下降,而西方文明成功占据主导并显示出强烈的剥削性。英国人掠夺了他们想从印度获取的任何东西,不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文化、美食、词汇等适合他们的元素。英国也因此受到印度影响,但这不是平等的互动。
平心而论,由于与西方文明的互动,泛印度文明在许多方面的确取得进步,例如改善妇女(尤其是寡妇)地位、认识种姓歧视的危害、推广个人权利意识——这些可以说都是西方影响的结果。另外,建立印度宪制和法理所定义的现代印度民族国家、普及英语以及形成总体上的“现代”思维方式,都反映出西方文明的积极影响。
然而,英国殖民以及东西方间的权力不平衡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不幸的副作用,使生活在泛印度文明中的人们产生深深的文化不安全感。直到今天,印度人(和其他南亚次大陆人)对西方文明仍显出一种自卑感和优越感交织的情结,其中的缺失感与沙文主义交替出现。
印度教民族主义混合了文化不安全感、历史积怨、替罪羊理论、夸大过去成就、企盼快速获得成功,这种思潮大行其道体现印度人有多渴望得到接受和尊重。这种渴望贯穿所有阶层,包括受过教育的精英。印度人对文化安全的平衡感尚未找到,而且可能永远都找不到,除非泛印度文明以其独特性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和尊重,重新在世界上舞台斩获一席之地。
稍后将讨论如何实现这种圆满大结局,让我们回过头更详细地研究印度文明的衰落。
我们可以回顾印度文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英国殖民者开始加强在次大陆统治的时刻,看看东西方权力天平如何从阿克巴大帝和伊丽莎白一世开始朝不利于印度的方向逆转。
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是令英国欣慰的巧合。在此之前,英国甚至算不上欧洲强国,而法国、普鲁士是传统的陆上强国,而西班牙是海上强国。在英国1588年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并于1815年在陆上击败法国之后,从此跻身欧洲强国,随后又跃升为世界强国。
通过挑拨离间和隔岸观火,英国一步一步控制印度全境。不受英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受土邦王国的名义统治。事实证明,英国“分而治之”的策略非常成功,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就使整个印度文明落入殖民者手中。
印度被称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并不是对其伟大文化的尊重,而纯粹是衡量印度对帝国的经济利益。在18世纪末、19世纪和20世纪初,英国利用其最富有的殖民地印度的原材料推动本土工业革命。印度煤炭、铁矿石、木材、棉花为英格兰工业城市提供发展动力。这不是贸易,也不是公平的购买。印度公民(1857年之后是大英帝国的臣民)并未因为提供这些资源而获得任何补偿。
恰恰相反,英国的印度臣民甚至要向王室纳税。直到今天,印度公务员系统中的初级官员还被称为“收税人”(collectors),这体现出英印殖民官僚体系的剥削本质。英国人在印度修建的公路、铁路、港口大部分时候并不服务印度人的利益,只是为方便英国从印度攫取自然资源,为其工业革命服务。
此外,英国为印度制定关税制度,以确保英国在印度工业产品领域的垄断,并使英国出口商品获得比本土产品(盐税即为著名案例)更有竞争力,同时抑制印度投资工业领域。这些措施不仅使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导致经济严重萎缩,使印度在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全球竞争力。
正是由于英国的全面殖民掠夺,印度在短短两个世纪内,从富有和荣耀沦落为赤贫。经济学家Utsa Patnai估计,按照2017年价格计算,英国劫掠印度的规模达45万亿美元。而英国恰恰利用这些物资跃入发达国家行列!
可以说,英国是踩着印度的头上往上爬。“王冠上的宝石”已被榨干,落入贫困和落后的境地。
英印殖民者逍遥法外?
印度被洗劫一空,伟大的文明、经济财富、文化自尊都所剩无几。然而,奇怪的是,今天的印度人对英国却没有敌意。印度人自豪的将自己的后代送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并且很高兴的展示他们游览英国时的照片。他们也毫不介意花30英镑进入伦敦塔,看看当年英国人从他们祖国偷走的科依诺尔钻石。
今天许多印度人却只对穆斯林和中国敌意满满,尽管正如我们所见,印度的穆斯林统治者和中国对印度文明造成的伤害,在英国面前简直是九牛一毛!
因此,这篇文章的论点就是印度人不了解历史。
印度教的叙事利用历史恩怨将宗教身份政治化,从而使印度人对抗印度人。这种意识形态在激发热情和赢得选举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使印度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面临分裂和衰弱的风险。尽管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经常把“文明”一词挂在嘴边,但它只关注印度教文化,而不是整个文明。而那些被印度教意识形态蒙蔽的人无法看到更全面而宏大的文明图景。
同样,没有文明视角的民族主义也会把人引向一条死胡同,让人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对国家边界上发生的事件做出仓促反应。另外,那些陷入民族主义言论的人也无法摆脱怀疑和敌对的循环,无法重新审视民族主义的逻辑前提和提出背景。
如果印度人甚至不能理解文明衰落的本质和条件,又怎么能指望重塑文明的伟大呢?
西方的一石二鸟计谋
英国对印度做了什么,它和其它殖民列强也联手对中国做了同样的事。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并且都取得了胜利。从本质上讲,大英帝国是一个毒贩国家,通过军事力量强行将毒品推销给一个并不愿意接受毒品的国家。更重要的是,鸦片在印度种植的,像塔塔这样的印度商业巨头参与了鸦片贸易,而印度士兵也被用来镇压中国反抗。英国人用一个被其征服的东方文明去压迫另一个尚未被征服的东方文明。
中国没有忘记自己的百年屈辱,那时包括英国在内的殖民列强迫使中国签下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每个中国小学生都学过这段历史。这种历史感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一种持久的信念,即他们将恢复被夺走的伟大,并且保证不再有任何外国势力再能对他们颐指气使。
人口规模的重大意义
泛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在西方文明手中共同遭受的苦难已详细讨论,但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是两种文明何以逃过一劫并生存下来——答案是人口规模。之前在谈论文明身份属性时曾提到人口规模,而殖民掠夺的背景更能让我们意识到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两个文明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殖民压迫,此后,殖民者离开,他们重获独立地位。这并非偶然——两个国家的解放要归功于他们的人口。如果中印人口规模没有这么大会发生什么?看看新大陆的遭遇就知道。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对于新定居者而言美洲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人数相对较少,达不到实现文明存活的临界数量。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美洲原住民和澳大利亚原住民在他们的祖先的土地上只是微不足道的少数民族,而这些土地从文明性质上说已完全西化。
新西兰也许是特例,本土人口恰好达到生存所需的临界数量。毛利人足够强大,数量足够多,可以避免被完全消灭,但还不足以驱逐外来殖民者。这实际上是一种文明的僵局。如今这两种文化共存,新西兰也许是唯一一个属于西方文明,但又在半平等基础上与本土文化分享权力的国家。
如果不是人口规模庞大这一重要文明特征,西方殖民者可能永远都不会离开印度或中国。大部分原住民很可能已经被消灭,现代印度和中国很可能成为白人国家,原住民被限制在保留区内。而泛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文化只能存在于那些简短的纪念演讲中。例如那些致敬西方商业文明到来前的“土地的传统所有者”的简短演讲,这在澳大利亚十分常见。
仅由于人口体量这一共同的文明特征,这两个现代民族国家仍然保持着完整本土人群的文化身份,这个现象发人深省。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现象。
西方笑里藏刀的阴谋
所有这些历史只是无关紧要的过去吗?众所周知,西方内部的领导权已从英国传到了美国,西方社会也在变得更加进步,今天的西方已不再是从前对东方进行奴役和羞辱,或在其他地方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的殖民者。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有必要重提旧怨吗?我们就不能让历史随风而去吗?
我们的态度其实取决于西方是否真已发生改变。西方声称自己是印度志同道合的民主盟友,将支持印度对抗来自中国的“威权主义”和“扩张主义”威胁。事情果真如此吗?还是西方再次上演“分而治之”的老把戏,让这两个曾经的文明巨人相互对抗,以保持西方自身的领先地位?在地缘政治权力算计中,政治体制无关紧要,因此印度和西方之间共享民主传统的情感“纽带”,只不过是掩饰双方的根本利益冲突的幌子。
大量证据表明,西方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打败任何挑战者,在世界事务中保持领先地位。例证之一就是,尽管西方仅占世界人口的12%,但西方作家和智库的大多数文章和书籍都在谈论西方如何“应对”新兴经济体崛起,而不是西方应该如何将权力让渡于新兴经济体。这是因为,一个不再由西方制定规则或发号施令的世界,对从政治领导人到普通公民的每个西方人而言,都是非常可怕的。
试想,如果印度和中国的立场互换,印度综合国力远超中国,西方现在还会与中国结盟以遏制印度吗?这就是“分而治之”的游戏。事实上,西方根本没有改变。他们的先人无耻地掠夺东方的财富和荣耀,他们一代人却戴着更文明的面具,但却始终不愿放弃继承而来的文明优越感。
虽然证据大多是间接的,但任何地缘政治史研究人员都清楚,西方理性行动方针是尽其所能保持自身相对于其他文明的优势。西方文明内部可能也存在分歧,比如盎格鲁文化圈国家形成了排外的特权小圈子,而其他非西方文明始终是“他者”,被用作相互对抗的棋子,绝不允许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挑战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