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清平乐·候蛩凄断》原文及赏析

2024-11-18 17:32    诗词歌赋    来源:365文库

《清平乐·候蛩凄断》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清平乐·候蛩凄断》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赏析

  据《珊瑚网》卷八记载:陆行直《清平乐·重题碧梧苍石图》序中有“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漫,惊见芦花来雁。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因为卿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一词。词中所言“卿卿”为当时陆之歌伎,才色皆称。此词定稿后关键字句有较大改动。大概是在作者收入词集时,有意为之。原词无非是写一点“花情柳思”,表达出一种风流艳情,而定稿则将艳情转向“愁情”——为国破为家亡而发的感慨致深的悲愁。

  上片“候蛩”四句写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以中,人们不难触发出一股悲愤忧愁的“共鸣”来。作者选景立意颇深: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半个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片“暗教”四句,道出无限“秋愁”:“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梧叶”,梧桐之叶,其最易引发秋感。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把“秋雨梧桐”作为人世中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事来写。而晚唐词人“温庭筠”又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更为梧叶增添丰厚的感情积淀。而作者言梧叶而写“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孤苦潦落,刻划人物情景入木三分。下片短短几句,却把上片所写之景统统升华、提炼成了情语,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间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借梧叶之孤义表达人世的苍沧。而最后一句“梧叶秋声”又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又成为盖世佳句。

  此词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从选景的巧妙,从言情的深远,都极具特色。其笔调精练,含蓄;其风韵幽雅独特;其意境清空淡远;其情感真切感人。正是由于这样的造诣,张炎的“秋词”可以与宋玉的《九辩》、欧阳修的《秋声赋》并列。

  创作背景

  《清平乐·候蛩凄断》原是张炎赠给他的学生陆行直的,当时张炎五十三岁.据《珊瑚网》记载,陆行直有一位才色皆称的歌伎“卿卿”,张炎曾为此作一词,最初的版本多是些“花情柳思”的风流艳情内容 ,但在收入词集时张炎对关键字句进行了较大改动,将艳情转向了“愁情”,抒发了其为国破家亡而发的感慨致深的悲愁.

  作者简介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为循王张俊六世孙,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张炎前半生生活优裕,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他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主张“清空”“骚雅”,其《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他还与姜夔并称“姜张”,又与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作品特色

  选景巧妙:上片选取候蛩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等典型秋景,勾勒出一幅萧杀的“秋晓图”,却不直言秋寒、秋感,含蓄而富有美感,如“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半个愁字,而言芦花盼雁”,引发读者的悲愤忧愁共鸣.

  言情深远:下片借助庾信的典故,以“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点出“词眼”,将上片之景统统升华、提炼成情语,道出无限“秋愁”,借庾信之事道出人间悲欢离合,又以“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借梧叶之孤义表达人世的沧桑,使词情摇曳生姿,意味深长.

  笔调精练含蓄:整首词用词简洁,却能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如“候蛩凄断”四字,便将秋夜的凄凉氛围渲染出来,而“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更是以少胜多,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尽显笔调的精练与含蓄.

  风韵幽雅独特:张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营造出一种幽雅的风韵。词中的秋景描绘细腻而生动,如“月落沙平江似练”,给人以清冷、悠远之感,同时又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境清空淡远:全词意境清空淡远,没有过多的浓墨重彩,却能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凄凉。如词中所描绘的秋江、芦花、梧叶等景象,都呈现出一种简洁而高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秋之世界,体会到词人的亡国之痛与身世之悲.

  情感真切感人:张炎将自己的家国身世之感融入词中,使情感真挚而深沉。读者能够从词中的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身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