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茶叶生态科技园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况及分析
生态园位于修水县城西南,离县城中心约2.5公里,总面积350亩,其中茶园231亩。规划前园区为一砖瓦场和大片茶园,中部地势较为平坦,局部有人工挖成的鱼塘和稻田;周边为丘陵山区,平均海拔约120—140米。地形非常丰富,为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园区周边三面环山,一面毗邻40米宽的宁红大道,交通便捷。随着修水县城新区向西南方向发展及几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的先后落成,这里的地理位置更为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园区气候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温暖湿润。全年水量分布不匀,春季雨水多,水流量较大,夏季干旱,水流量较小。土壤类型为黄壤,质地为粘性土,呈微酸性,土壤较为肥沃,比较适宜植物生长。
二、设计立意
按照总体提出的“科研的基地,产业的平台,休闲的乐园”这一建园宗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生态科技园。
基于以上理念,运用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把修水的地域特色和悠久的茶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园林景观之中,使游客在欣赏优美风景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历史和人文信息。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可以使居之者忘年、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这正是本设计所追求的。
三、设计依据与原则
1、设计依据
1.1、修水县茶叶生态科技园总体规划;
1.2、现状调查分析材料;
1.3、国家相关园林设计规范。
1.4、甲方的合理意见。
2、设计原则
1、彰显茶文化原则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有关茶的故事和人物。设计中通过园林景观的形式,把这些历史信息融入进去,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它。即使在现代文明充斥的今天,这些根源于古老农耕文明的茶文化,仍值得我们去发掘、推广。
2、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文化能增强当地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能创造富有个性、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乡土景观。设计中把当地有特色的建筑语言、地方材料、地带树种运用到园林景观之中,给游客营造以富有诗意的视觉享受。
3、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是为广大游客服务的,因此应处处关心人,方便人的使用。景观设计既要满足审美的需求,又要有助于功能上的使用。园林小品的设计和空间的划分,以现代科学的人体功能原理学说为指导原则,营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游客的多种活动的需要。不仅有满足锻炼身体的健身活动区,也有满足休闲赏景的山水景区;既有满足公共活动的茶文化广场,也有提供聊天、亲密交往的私密空间。
4、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中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根据不同的现状及环境特点,构思出最适宜的方案。因此,设计组成员对基地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构思立意。对原有较为复杂的地形,“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因势利导地加以利用、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价值。如原有的鱼塘和稻田,方案将其设计为一湾碧水,既减少了土方量,又丰富了园林景观。对原有移栽的大树和遗留的石头,合理利用,巧妙地融入到新的园林景观中。
5、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是人性化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设计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对植物的梳理,在强调景观的通透性的同时,使植被层次鲜明,拓展了环境的可入性,为科技园营造出人性化的舒适空间。同时,生态化的园林景观可以不断有机更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景观。
四、规划布局
总体规划布局在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区的功能特征和环境氛围,创造不同内涵的园林景观。据此,设计中把园区分为以下几个分区。
1、观景楼
观景楼座落于茶叶品种园的小山丘上,为全园的制高点。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园区,近水远山,皆收眼底,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视觉快感。观景楼为层高三层的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气势宏伟,是生态科技园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市区居民进入园区休闲娱乐。为体现茶文化特色,我们把观景楼命名为“品茗阁”,暗喻茶叶成熟季节,此处茗香飘渺,回味无穷。再请著名书法家题写“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等反映茶事的楹联,增加了别样的诗情画意。植物造景方面,选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进行疏密有致的配置,烘托古典园林的氛围。观景楼周边的道路,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冰裂纹铺地。
2、茶博苑
茶博苑内庭是由一组古典建筑围合而成的小庭院。庭院以“茶圣”陆羽的雕像为主景,突出茶文化特色。唐朝人陆羽皓首穷茶,一生采茶、制茶、并呕心沥血完成了茶学经典名著《茶经》,极大推动了我国茶叶事业和茶文化的发展,被后人尊为“茶圣”。雕像选用青铜材质,更显古朴清幽,一卷诗书,一碗香茗,神态自若,服饰飘逸,再现了“茶圣”陆羽的文人气质。为渲染中国传统庭院的古典韵味,设计中十分注重对细节的刻画。植物配置方面,选用表达中国人传统审美情趣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还有芭蕉,白玉兰,南天竹,火棘,桂花等,充分调动观赏者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观。自然山石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和丰厚底蕴。设计中在庭院的角落、草地中央点缀太湖石景,配以修竹等花木,形成极富意境的枯竹山石图。庭院中的道路,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花街铺地,彰显中国文化的抒情雅致。
3、桂香苑
桂花苑原有数排规则栽植的桂花,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长势良好的桂花,进行合理的移植,使其疏密有致,富有变化。再在桂花底下种植耐荫的地被植物,丰富植物景观。在桂花苑内穿插蜿蜒曲折的游步道和小广场,布置花坛及休息设施,给广大游客创造一个散步,品香的休憩场所。每当中秋月圆时分,桂香、茶香扑面而来,熏醉游人,尘外之想油然而生。
4、健身活动区
在生态科技园这一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良好大环境下进行健身和体育锻炼,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在健身活动区里,设置了两个网球场地,供体育爱好者进行室外锻炼。必要时,还可以把网球场地临时改装成排球场地,在有限的场地中,发挥更多功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在活动区旁是健身广场,场内设置了许多健身器材,供老年和儿童进行攀、趴、跳等各种健身活动。经过精心设计,健身活动区成为晨练,体育锻炼,儿童嬉闹的乐园。由于良好的环境,这里的锻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茶文化广场
修水是江南著名的茶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修水茶农素来就有着产茶、制茶的技艺优势和深厚的茶情、茶缘。茶文化广场正是以园林景观的形式表达修水悠久的茶文化和修水人民与茶的不解之缘这一主题。
广场主景为一下沉旱地喷泉,周边以四组景观石球界定范围。置身其中,看着欢快的喷泉有节奏地跳跃,顿时可以忘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烦恼。
广场中间还设置了一个高约一米的铜质茶壶。“壶中天地”,小小一盏茶壶,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缘系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茶情结,已经积淀成茶文化的历史符号。在茶壶上,我们把修水悠久的产茶史铭刻上去,以期让更多的游人了解修水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修水有三种茶叶名品,分别为宁红茶、双井茶和金钱柳。为进一步将其推广,设计了三个修水名茶纪念座。在纪念座中,分别种植了以三种茶树造型而成的盆景,用白话的设计语言把名茶的风韵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另外,把一些来源于名人书法、绘画作品,摩岩石刻中的著名“茶”字,以广场铺地的形式展现在游客的脚下。漫步在广场中,不经意发现脚下踩着的形状各异的“茶”字,或有细心者还可以从“茶”字的演变中捕捉到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