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时间:2月10日
主讲人:
内容:组织入学,提出新学期要求。
第二周
时间:2月17日
主讲人:
内容:为他人着想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倒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保护了我自己。”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肯替别人着想
替别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
替别人着想,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一种境界,是我们作为现代青少年必备的道德素养之一。适应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会读书,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奉献,学会与人合作,这一切都离不开多替别人着想。因为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冲突,我们才会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同学们,我们是幸福、幸运的一代。父母、亲戚、朋友对我们关爱有加,家庭生活条件极为优越。生活在爱的怀抱里,不知不觉中我们形成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们思想,养成了一些自私自利的不良行为习惯。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了解父母的兴趣吗?你知道爷爷、奶奶最喜欢吃的东西吗?同学们,在作紧张学习的同时,别忘了关心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长辈,帮助他人,宽容他人,多替别人着想。如果我们能够这样,你就会觉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意义,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光明和温暖。
点评:以一个通俗易性的故事,引导队员树立关爱他人的思想观念.紧紧扣住了当前落实“少先队思想道信教育实施纲要”的主题,是这篇讲话的成功之处。
第三周
时间:2月24日
主讲人:
内容:走进知识海洋,感受文学之美
少年儿童是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苗,文学则是沐浴小苗的温暖阳光,滋润小苗的甘甜雨露。文学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心智。那想象丰富的童话、神话故事,机智,幽默的寓言故事,优美动听的诗歌,意境清新的散文……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和陶冶。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贾岛的“松下问童子”,朱自清笔下的明媚春色,读在嘴里,琅琅上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童话故事《灰姑娘》中那善良、美丽的灰姑娘,英雄故事《赵一曼》中那宁死不屈的赵一曼,寓言故事《南郭吹竽》中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每一个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都感染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着我们明辨是非,识别真伪,辨别善恶,认识美丑的能力。
古人为了能读书,可以凿壁偷光,可以悬梁刺股,而我们生长在高笠技的住处时代,不用担心没有照明的灯,不用担心没有可读的书。我们可以读更多的书,更多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有些同学也许会说:“我们想读书,可农村没有城市那样多的图书馆,我们上哪儿找书读呢?”在这里,教师建议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你看我的《星球大战》,我看你的《格林童话》,这样好书换着看,不就人人有书读了吗?
同学们,要想走进知识海洋,要想感受文学之美,并不是一件热爱难的事,只要我们有心读书,用心读书,文学的美就可让你尽情享受!
点评:用朴实的语言讲给农村朴实的孩子,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农村辅导员最应具有的思想方法。
第四周
时间:3月3日
主讲人:
内容:雷锋永远活着
1962年8月15日,这真是一个不幸的日子。
这天上午八九点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驾驶着汽车,执行勤务回来到了驻地,他跳下汽车,就马上招呼助手,把车开到另一个空地上去,准备把车身上和轮胎上的泥泞洗净。雷锋在旁边用手臂指挥方向。但是,地上积满了水,路面十分滑,车一拐弯,左后轮突然滑进了路边的小沟,车身猛一摇晃,碰倒了一根连队战士们用来晒衣服的方木杆子。雷锋正在全神贯注地指挥着倒车,没有注意,倒下来的一根粗木桩正砸在他的头上。他扑倒在地,立时昏迷过去了……
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是永生的。
他短促的一生,闪烁着夺目的共产主义光芒。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了高贵的品质。他把“专门利人,毫不利已”看作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平凡的劳动中,处处表现了英雄本色。
在农业战线上,雷锋是治水模范,是优秀的拖拉机手。
在工业占线上,雷锋三次被评为车间的先进生产者,十八次被评为标兵,五次被评为红旗手,三次被评为节约能手,一次被授邓“提前53天飞跨1960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还有一次,被评为优秀业余教师。
在人民军队里,雷锋立过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得到“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他所领导的班,两年来一直是先进集体。
雷锋真正做到了: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做劳动人民的好儿子。
雷锋的一生是光辉的。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向我们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那时起,雷锋精神像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全国少年儿童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雷锋的高贵品质,无论在学习中,在日常生活里,都要“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五周
时间:3月10日
主讲人:
内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助人为乐
少年朋友们,你们要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吗?怎样活得才有意义呢?这是每一个少年朋友都会碰到的问题。能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道路关系可大了。
人的生活都是有目的的。不同的生活目的,也就有着不同的生活。有的人的生活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安逸享受。他们的眼光集中在个人或小家庭。这些一人嘴里常挂着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又要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就心满意足了,什么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兴亡、人民的利益,通通与他无关。他们过的是浑浑噩噩的庸俗生活。有的人的生活目的,则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把自己看做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兢兢业业为人民办事。因而,他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
为人民服务,既是一种高尚的理想和人生观,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服务,生产粮食的没有衣穿。织布的没有粮吃,人还能生存吗?
毅然,我们提倡学雷锋,提倡奉献和牺牲精神,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个人利益,不许按劳分配。就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来说,如果每一个人都做到“我为人人”,那么,自然也就会“人人为我”。在集体利益会中就包含着个人的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需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如果只要求“人人为我”,那么,谁还去为他人、为大家呢?整个社会也就要变成一个唯利是图、弱肉强食的血腥战场了。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不仅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更应当乐于帮助别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为最大快乐。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别人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幸福和快乐。”这就是雷锋对“助人为乐”的最好注解。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呀!只有在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才能成为时代的风尚。
愿少年朋友从小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心中要永远想着人民,把助人作为自己的最大快乐。
第六周
时间:3月17日
主讲人:
内容:不灭的火炬
1988年3月13日,在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的海子山上,发生了一起大山火。大家纷纷去救火。
山火终于被扑灭,14岁的少先队员赖宁却倒下了。在他的遗体四周,冉冉地飘升着缕缕青烟,一向咆哮的大渡河,这时候似乎也在低声呜咽,来悼念这位为保护国家财产壮烈牺牲的少年英雄。
赖宁是石棉县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一直生活在偏僻而封闭的深山区。但是,由于他博览群书,热爱祖国,从小就怀有远大志向。
他在《我的小传》中写道:
“我懂得,我是中国人的后代,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努力。”
他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去做的。
作为一个山区少年,赖宁对家乡的大山和森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净化空气、储蓄水分,还可以保持水土。同时,它又是珍禽异兽的栖身之地。所以,保护森林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有一次搞卫生的时候,他不小心将教室门口刚栽活的一棵小树弄断了。第二天下午,他拿着一棵小树,还制作了一个小木牌,写上“爱护小树”几个字,挂在树上。直到升入中学以后,他还关心着这棵小树的成长。
当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的消息传来时,赖宁心痛极了,忍不住奋笔疾书,怒斥官僚主义给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
国家的财产,人民的利益,在赖宁心中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他在宿舍楼顶上,用聚光镜聚光的办法,在一块长木板上烧灼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表达自己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贡献出一切的崇高的志愿。
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3点多钟赖宁写完了作业。准备下楼解手。他刚走下楼,一眼便瞧见了海子山上冲天的火焰。虽然没有人通知他或动员他,但他却像接到了最神圣的命令一样,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骑上自行车飞奔火场,加入了1000多人自发组成的救火大军。
从下午3点多上山起,赖宁整整与烈火搏斗了四五个小时,当全国无数孩子在家中舒舒服服地看《唐老鸭和米老鼠》时,赖宁英勇地牺牲在烈火之中……
1989年5月31日,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他学习。赖宁的同学们说得好:“安息吧,赖宁!虽然你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和品质,却如那不灭的火炬将永燃不熄!”
第七周
时间:3月24日
主讲人:
内容:“只要主义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写下的诗句。表现了党员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现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
夏明翰为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献身革命,经常冒着牺牲性命的危险。
第一个要处死他的,竟是他的祖父。
夏明翰出生在一个有钱有势的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在清朝时做过大官,清朝皇帝被推翻了,他还留着长长的辫子,不肯剪掉。后来他又勾结反动军阀吴佩孚。吴佩孚来看望他,写了一个条幅,他如获珍宝,挂在厅堂最显眼的地方。
夏明翰对祖父这些行径十分气愤,他回到家,跨进厅堂,“哗啦”一声把条幅扯下来,撕成碎片,高声斥责:“真是臭味相投”。
祖父十分生气。后来又听说夏明翰在学校组织同学进行斗争,更加气愤,就把夏明翰关进小黑屋,厉声说:“关到小黑屋里,一日不悔过,一日不准见天地!如再不思悔过,就拿他去沉潭……”
沉潭就是要把夏明翰淹死。夏明翰坚定地说:“沉潭我也不怕,活着就要革命!”后来,他在弟弟帮助下,逃出来了。从此,他离开家,再也没有回去过。
夏明翰参加了共产党,一心为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斗争。他办学校宣传革命道理,培养革命青年;他拿起枪,参加革命军;他深入农村,领导农民举行起义。
1928年,由于叛徒告密,敌人逮捕了夏明翰。敌人用各种酷刑折磨他,但他的意志十分坚强,同敌人做了顽强的斗争。
敌人问:“你的宗教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是不信鬼不信神的。”
“那,你信什么?”
“我信仰共产主义!”
“湖北省委在哪里?”
“都在我心里。”夏明翰严守党的秘密,不向敌人吐露一字。
敌人无计可施,吼道:“夏明翰,你不怕杀头?”
夏明翰仰天大笑;“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敌人决定杀害夏明翰,临刑前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他大声说。“有二拿纸笔来!”他用戴着铁铐的手,在雪白纸上,飞快地写下了四句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8岁。
第八周
时间:3月31日
主讲人:
内容:说千道万 贵在实践———从我做起
少年朋友们,你们都非常熟悉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呼号。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
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这谁不知道,它表达了少先队员的理解和决心呗。”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要求每一个入队的少年都要从现在起,为理想的实现付诸行动。“时刻准备着”,这里的“时刻”,首先就是指现在、今天。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应该从我做起,需要从现在开始准备。而做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我们所说的学习,不是停留在文字材料的学习上,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的提高上,而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毛主席告诉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书,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懂得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使用,就是要通过实践做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事情的道理所在。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道理。变为自己的道理。我们学习雷锋的高贵品质,通过什么来学习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只有像雷锋那样去学习,去为人做事,才能把自己锻炼成雷锋式的人。如果我们连一般的好事、小事、平凡的事都不愿做,那谈什么学雷锋呢?大家想想看:一个平时对群众、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都漠不关心的人,怎么会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为人民为祖国献身呢?一个平时不屑于做平凡小事的人,怎么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当然,学雷锋不等同于做好事,但是,学雷锋一定要做好事,而且还要乐于做好事。人的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是一个积小善为大善的过程,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培养出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品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要具体实行的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鲁迅说得好:“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迭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是靠我们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锻炼、日积月累形成的。只要我们不断地自觉地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参加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就会在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第九周
时间:4月7日
主讲人:
内容:黄帝的子孙
每年清明节都在4月4日~6日之间。这时正是春天,天空清澈明朗,所以这个节气叫清明。在清明时扫墓,是我国人民的习俗。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中国共产党派林伯渠为代表,到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扫黄帝陵。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在祭文中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现在每年清明节都有人去隆重地祭扫黄帝陵,一些爱国华侨回国,也去祭扫黄帝陵。大家都说:“我们是黄帝子孙。”
黄帝是谁?为什么中国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每年都来祭扫他的陵墓?
相传在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人们分成一些部落,黄帝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帝的部落打败了炎帝的部落。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大家一致推选黄帝做首领,传说他贤明又充满智慧。他带领大家打猎放牧、种植五谷,使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传说他有很多发明创造,给人们盖房子造车、造船、造弓箭等,因此深受人们的爱戴。
传说中造船的故事就很有趣。一个秋天的傍晚,黄帝和大家劳动之后,坐在河边休息,看到水里漂着许多树叶,其中一片树叶上趴着一只蚂蚁,黄帝指着那片树叶,高兴地对旁边人说:“妈蚁趴在树叶上,能浮在河里不沉下去,如果能有像树叶一样浮在水上的东西,人呆在上面,不是也同样能在水面上行走吗?”大家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就找来了树干,放在河里,果然浮在水上。可是树干是圆的,人上去呆不住,黄帝就叫人在树干上挖个槽,人坐在槽里,不就可以了吗?这就是最早的船——独木舟。
当时人们生活很艰苦,疾病流行。黄帝找来一些人研究治病的办法,传说战国时期的中医书籍《黄帝内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写成的。
传说,黄帝还派自己的妻子教大家养蚕、缫丝、织布。黄帝还发明了早年的历法,就是延续至今的“天干”、“地支”。他命令苍颉创造了文字,让伶伦制了乐律,就是音乐章法。
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人们相传他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其实是把我国古代文明成果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
相传,黄帝勤劳奋斗了一生,在他110岁那年,一条黄龙从天而降,把他迎接上天了。人们就在他升天的地方,埋进他的衣冠剑靴,建造了一座陵墓,就是现在的黄帝陵。
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一直怀念他,铭记他的丰功伟绩,一致推认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黄帝子孙”而自豪。
第十周
时间:4月14日
主讲人:
内容:二万五千里长征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造成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福建、江西等省出发,开始了长征。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红军,派出重兵,前后围追堵截。红军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发扬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与敌人、与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麾战。巧过金沙江,飞夺沙定桥,抢渡大渡河。他们踏着没膝的积雪,迎着刺骨的寒风,顶着稀薄的空气,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走过气候险恶荒芜泥泞的草地沼泽;他们风餐露宿。啃树皮、吃野菜、嚼皮带、喝雪水。一路上,红军经历了难以描述的艰辛,吃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苦头。
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纵横十一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战胜了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是古今中外革命史上罕见的。长征的胜利,完成了红军战略转移的任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同时,长征的壮举,也集中表现了中国人民刻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第十一周
时间4月21日
主讲人:
内容:炽热的爱国心
“钱学森冲破牢笼返回祖国啦!”这消息就像插上翅膀很快就传开了。
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博士学位。后来,在该校担任教授、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及“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为祖国的新生而无比高兴。便产生了回祖国去,为新中国服务的念头。1936年9月钱学森放弃了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果断地辞去了校内的一切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
然而,在他准备动身的前两天,美国当局突然通知他:不准回国。几天之后,当局又把他抓了起来,以种种“罪名”迫害他。在看守所里,晚上每隔一小时,特务就喊醒他一次,从精神上摧残他,仅半个月钱学森就被折磨得体重下降10千克。这件事激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许多美国友好人士和华侨募捐营救,最后才以重金把他保释出来。但是,他仍受着当局的严密监视,并定期被提去审问。可是,钱学森爱国的赤子之心并没冷却,反而更加炽热了。他坚毅地说,祖国,养育了我,我一定要回国去!一定要回国去!他日夜思念祖国,并一再向当局提出回国的要求。就这样,他坚持了五个春秋,终于冲破重重困难,于1955年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感慨地说,热爱祖国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国内各族同胞,还是海外赤子,都时刻把祖国放在心里,热爱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我执着的窈往和追求.
在周恩来和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他怀着对新中国国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于1956年2月给党和国家写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最早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建草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步骤。从1985年开始,他积极推动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笠研事业的建立与发展。1965年1月,他向国家提出的报告,捉进了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列入国家任务。他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基地的最早规划者。他以自己渊博知识,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事业而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授于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长城,中华民族的骄傲
世界上不只我国有长城,朝鲜、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德国都有长城。
朝鲜的长城,从西北部的鸭绿江下游起,沿着崇山峻岭伸展到东海的东朝鲜湾海滨,有一道长达370公里的城墙,称为千里长城。是公元1033年到1044年,历时12年修筑的。
印度的长城是500多年前,为抵御侵略修了一道70公里的长城,建有32个烽火台,是国外保存最完好的长城。
澳大利亚的长城,建于本世纪60年代,长达5531公里,高只有1.8米。是为了保卫羊群不受澳洲犬的侵扰,这是国外最长的长城,但和我国63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相比,仍要短800多公里。
英国的长城,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沿着分界线有一条土墙,称为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全长73英里,约118公里。
是公元117~138年,古罗马皇帝哈德良下令筑造的,用以抵御外族对英格兰的侵略。
德国的长城,公元一世纪时,古罗马人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修建了防御墙,长达584公里,是国外最早的著名长城,但比中国的长城仍要晚400年。
中国的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建筑,其规模之浩大,工程之艰巨,举世闻名。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绵延起伏6000多公里,是人类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长城从公元前7世纪,齐国在现在的山东的济宁、临沂之间筑起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城,然后诸侯各国也纷纷筑起长城。到秦灭六国后,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把原来诸侯国的分段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修。在汉武帝时,又加修了西起新疆,东经内蒙,直到黑龙江省,全长近两万里的长城。之后的各个朝代都陆续进行了修筑,一直到明朝(公元16世纪)修筑停止,这中间经过了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如果把历代所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大约有10万里以上,足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多。难怪宇航员从月球上肉眼回望地球上的人工建筑物时,最明显的只有荷兰的围海大堤和中国的万里长城了。
当我们看到巍巍长城。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和智慧所创造的,是炎黄子孙向人类树立的一块历史丰碑;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长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长城,最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第十二周
时间:4月28日
主讲人:
内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在广州市东北郊一个小山坡上,有一座花岗石构筑的墓,这就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耸立的门楼上。有孙中山先生书写的四个大字“浩气长存”。
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封建剥削,使人民痛苦不堪。孙中山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并多次发动起义。1910年夏天,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在马来亚槟榔屿开会,决定在广州举行一次起义。参加起义的敢死队除广东人外,有来自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的革命志士,还有东南亚的华侨和日本留学生。他们大部分聚集香港少一部分秘密进入广州。并通过各种伪装把武器弹药秘密运进广州。
1911年4月27日,黄兴在广州个东营召集敢死队进行战斗动员,向每人分发武器弹药,当日下午5点半钟,起义军兵分4路向清政府机构发起冲击。广州起义爆发了。
黄兴率领的一路130多人直扑总督署,冲进了大堂、二里、三堂。两广总督张鸣歧和一些重要官员跳楼逃跑。黄兴率众追击,不幸在途中遇到救援的清兵卫队和清军巡防营,从伍被打散。革命党人有的牺牲,有的受伤被俘,黄兴只剩一人,也中弹负伤,他避入路旁、一家店铺里,继续从墙壁缝里向敌人射击,最后化妆离开。
另外三路队伍,经过和敌人一昼夜的浴血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4月28日,赵声来广州参加战斗,得知起义已经失败,痛哭一场,折回香港。
这次起义,革命党人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起义的前4天,黄兴即写下了“绝笔”,立誓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负伤被俘的林觉民,是留日学生,在起义前3天写给妻子的“绝命书”中表示,为了人民的永久幸福,甘愿牺牲自己以拯救国家和人民。不久即从容就义。另一个被俘的陈可钧。也是留日学生,受审时,痛斥审讯者,被害时仍谈笑自若。烈士李德山临刑时,监斩官说他咎由自取,他痛骂说:“大丈夫为国捐躯,份内事也。”烈士李雁南在被审讯时,慷慨陈述革命道理,临刑时,他张口引弹,壮烈就义。
在战斗中牺牲和慷慨就义的烈士,大部分是青年,已经知道年龄的36人中,有24人只有助多岁,最小的才18岁。事后,人们收集烈士遗体72具,葬在黄花岗,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却震撼了全国,唤醒了人民,给了清朝政府以很大打击,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第十三周
时间:5月5日
主讲人:
内容:志在高运为了中华———树立理想
人们常说,一个人要有理想,生活才有意义。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理想吗?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呢?怎样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一个少年朋友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理想呢?简单地说,理想就是奋斗目标,就是志向和所要追求的美好未来。说到奋斗目标和志向,少年朋友们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回答。有的说,我长大了要当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先进工作者;有的说,将来要当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的说,将来要当运动项、医生、教师、经理……所有这些,也可以说是每个少年朋友们个人的理想,是对自己未来从事什么工作的一种愿望。还有一种比这更高的奋斗目标和志向,也就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四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有最高理想,那就是共产主义。我们现分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说的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包括上面讲的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离开了个人的具体奋斗目标来泛泛地谈理想,就会流于空谈;如果只注重个人的奋斗目标而不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就会目光短浅。
少年朋友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呢?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跳不能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有没有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志向,关系重大。“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就是要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要求,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也是人类解放的要求。有了远大理想就有了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自觉地为这个目标奋斗;有了远大理想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能推动一个人更快地达到理想的目标;有了远大理想,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做事不违背信仰,合乎理想的目的。可见,少年儿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之一。
理想不等于是现实。理想要变为现实,要出大力、流大汗,甚至要流血牺牲。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理想,经过了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千百万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了实现四化,我们同样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这种努力和代价,要经过很长时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以为不付出代价就可以实现理想,那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少年朋友们,你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呢?本书就想同你谈谈这个问题。
第十四周
时间:5月12日
主讲人:
内容:勤奋学习 立志报国———刻苦读书
我们少年儿童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要想学习好,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常常是和远大理想分不开的。志大理想高,将会给你带来强大的动力。高尔基说得好:“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有杰出贡献的革命家、学者和科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对黑暗统治和外敌入侵的反抗、对祖国富强的追求、对社会进步的向往、对科学真理的探索等等,促使他们以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毛泽东主席青少年时代,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把寻求革命真理作为自己的终生志向。他说,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他为真理而读书,忍受贫困苦读书。毛泽东从小就喜欢读书,直至80多岁高龄也从未间断。他多次号召大家要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不但要善于破坏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新世界。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一贯勤奋好学,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来自他的伟大抱负。
雷锋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家都很佩服,他知道学习的重要,就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文化,学习时事政治,学习业务技术。他的工作流动性大,驾着汽车今日跑到这里,明日又跑到那里,没有固定时间。他把要看的书,装在一个小书包里,随身带着,只要有空,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也拿出书来读几行。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要老老实实学习,要不耻下问,要拜能者为老师,学会不懂的东西,学会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
赖宁大家都很熟悉,他从小就把科学知识看得十分重要。他认为一个能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而且要具备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具体行动和过硬本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对每门功课都专心到了入迷的程度。由于他的勤奋和刻苦,他从小学二年级起,学习成绩一直处于前茅。小学毕业测试,他以三科满分,总分第一的成绩雄居新棉镇小学毕业生的榜首。学校根据他的一贯表现,推荐他免试进入重点中学。当赖宁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找到老师,一再要求参加统考。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结果他以总分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