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3.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
2.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 粗俗 )
3.牺牲玉帛(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 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
4.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 监狱 )
5.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 忠诚 )
6.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 可能、能够 )
7.再而衰 (古义: 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
(二)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赐福、保护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 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用作动词,乘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用作动词,下来 (三)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 故逐之(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