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现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
九三学社北京医科大基层委员会的前身是在九三北京医学院小组基础上发展建立的九三北京医学院支社。
九三学社北京医学院小组建立于1952年,时有社员十余人,方亮任组长,社员有薛愚、叶恭绍、钱宇平、胡善生、郑麟蕃、王光超等人。
1956年建立北京医学院支社,主委胡汉升,副主委林传骧,委员王序、郑中立、郑麟蕃、黄陵。并先后成立二级单位小组,各小组负责人如下:药学系刘书田,口腔系郑麟蕃、人民医院傅正恺,第一医院王光超等,时有社员61人。文革期间停止活动。
1979年8月4日北京医学院支社恢复活动,主委胡汉升,有社员45人。
1983年4月改选支社班子,主委胡汉升,副主委王光超、楼之岑,委员王序、马汉卿、朱希涛、李凤鸣、郑中立、郑芝田、孟广栋、张希贤、钱宇平、傅正恺,下属7个小组,各小组组长为:基础部钱玉昆、马汉卿;药学系庞贻慧、蔡孟深;卫生系严乐义、钱宇平,第三医院张潭澄、胡善生;第一医院肖温温、孙恩华;人民医院翟藻春、徐树瑛;口腔系邹兆菊、孙廉,有社员80人。
1989年5月支社改选,主委胡汉升,副主委朱希涛、王光超、马汉卿,委员林琬生、张潭澄、刘世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