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班学期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18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怦怦(pēng) 攲斜(jī) 黄晕(yùn) 应和(yīng)
B.栖息(xī) 菡萏(dàn) 脸颊(jiá) 粗糙(cāo)
C.着落(zhuó) 蜷伏(quán) 归泊(bó) 枯涸(hé)
D.祷告(dǎo) 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chà)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3.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B.由于他工作十分勤奋,乐于助人,至今仍是我们系优秀的班干部
C.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D.我们一定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冰心,原名谢婉莹,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繁星》《春水》,集中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6题。(共6分,各3分)
汝(地名,汝水之畔)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nuò)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zhé)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无可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而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女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huì)曰:“天下姓字夥(huǒ)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注:累世:连续几代。 辄:就。 具币:准备钱币。
拟:打算。 治状:写请柬,写文书。 趣:同“促”,催促。
搦管:拿着毛笔。 恚:恼怒。 夥:同“伙”,多,很多。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友人惭,下车引之 惭:感到惭愧 B、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C、重费馆谷也,请谢去。谢:感谢 D、一岁,聘楚士训其子。训:教育、培养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 久之不成
B、归告其父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其父喜而从之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D、其子辄欣然掷笔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第Ⅱ卷 非选择题(102分)
三、按要求完成7-10题(23分)
7.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8.古诗词默写。(8分,每空1分)
⑴ ▲ ,洪波涌起。《观沧海》
⑵潮平两岸阔, ▲ 。《次北固山下》
⑶ ▲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⑷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⑸ ▲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⑹沾衣欲湿杏花雨, ▲ 。《春》
⑺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⑻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 。《秋天》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⑴⑵题。(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2分)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10.语言运用。(2分)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探究发现: ▲
四、现代文阅读 (27分)
(一)阅读说明文,完成11—15题(13分)
①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②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③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11.第一节中妈妈说的话(画浪线部分)是什么意思?(2分)
▲
12.划横线是奶奶的话,你同意奶奶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
13.从描写方法角度看第二、三节属于 ▲ 和 ▲ 。表现出了我的 ▲ 。(3分)
▲
14.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2分)
▲
15.第一节中写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此情此景,奶奶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又没有说?(3分)
奶奶会说: ▲
没有说的理由是: ▲
(二)阅读《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一文,回答16—20题(14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