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

218阅读 | 9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1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2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3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4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5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6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7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8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9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10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11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12页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doc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小鬼过来抱乖巧等你抱 上传于:2024-06-14
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 [摘要]概括介绍了PCB板的设计及电路抗干扰技术的历史、PCB的设计流程、 PCB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技巧、阐述了PCB板设计抗干扰技术的一些实战经验、以及未来PCB板的发展方向,确保电子系统实现最佳性能。 [关键词]PCB板的设计;PCB电路抗干扰技术;PCB板的发展方向 PCB design and circuit anti-interference techniques [Abstract]An overview of the PCB design and circuit anti-interference technology history, PCB design process, PCB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techniques, expounds the PCB design anti-interference techniques of some actual combat experienc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CB board, ensure electronic system to achieve the best performance. [Key words] PCB design;PCB circuit anti-interference techniques;PCB development direction 目 录 第一章;PCB的历史........................................................................ 4 第二章:PCB的设计流程.................................................................5 第三章:PCB的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5 第四章:PCB的设计技巧............................................................. .....9 第五章:PCB的电路抗干扰技术........................................................11 第六章:PCB的未来发展之道............................................................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14 第一章 PCB的历史 1.1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1.2 PCB的历史    印制电路板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Eisler),他于1936年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43年,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1948年[1],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电路版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采用。   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而现在,电路面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 1.3 PCB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台湾译作行程控制表,亦有译作任务控制表,是操作系统内核中一种数据结构,主要表示进程状态。   虽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PCB通常记载进程之相关信息,包括:   进程状态:可以是new、ready、running、waiting或halted等。当新建一个进程时,系统分配资源及PCB给它。而当其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资源和取消该进程的PCB就撤消了该进程。程序计数器:接着要运行的指令地址。CPU寄存器:如累加器、索引寄存器(en: index register)、堆栈指针以及一般用途寄存器、状况代码等,主要用途在于中断时暂时存储数据,以便稍后继续利用;其数量及类因计算机架构有所差异。CPU排班法:优先级、排班队列等指针以及其他参数。存储器管理:如标签页表(en: page table)等。会计信息:如CPU与实际时间之使用数量、时限、帐号、工作或进程号码。输入输出状态:配置进程使用I/O设备,如磁带机。 第二章 PCB的设计流程 (设计准备——网表输入——规则设置——手工布局——手工布线——项目检查——C A M输出) 2.1 拿到原理图,进行分析,进行DRC检查。 标准元件库的建立,特殊元器件的建立,具体印制板设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2.2 网表的输入。 2.3 规则设置:进行线宽、线距、层定义、过孔、全局参数的设置等。 2.4 根据印制板结构尺寸画出边框,参照原理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检查布局。 2.5 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是否符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符合相应要求。 2.6 PCB制作初步完成,“铺铜”与“补铜”,进行连线、连通性、间距、“孤岛”、文字标识检查,并对其进行修改,使其符合要求。 2.7 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到此PCB板制作完成。 第三章 PCB的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本单元主要讲述元器件的布局规则以及不显得基本方法。 3.1 设计准备 原理图分析,DRC检查。标准元件库的建立,特殊元器件的建立,印制板设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3.2网表输入:将生成的网表转换到PCB设计中。 3.3规则设置:进行线宽、线距、层定义、过孔、全局参数的设置等。 * PCB布局的一般规则: a信号流畅,信号方向保持一致 b核心元件为中心 c在高频电路中,要考虑元器件的分布参数 d特殊元器件的摆放位置;批量生产时,要考虑波峰焊及回流焊的锡流方向及加工工艺传送边。 3.4手工布局 根据印制板结构尺寸画出边框,参照原理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并进行检查。 3.4.1布局前的准备 a、画出边框; b、定位孔和对接孔进行位置确认; c、板内元件局部的高度控制; d、重要网络的标志。 3.4.2PCB布局的顺序: a、固定元件 b、有条件限制的元件 c、关键元件 d、面积比较大元件 e、零散元件 3.4.3参照原理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 3.4.4布局检查: a、检查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是否有冲突。 b、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 c、元件是否便于更换,插件是否方便。 d、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是否有距离。 e、信号流程是否流畅且互连最短。 f、插头、插座等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g、元件焊盘是否足够大。 3.5手工布线 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是否符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符合相应要求。 3.5.1走线规律: 1、走线方式 尽量走短线,特别是小信号。12mil。 2、走线形状 同一层走线改变方向时,应走斜线。 3、电源线与地线的设计 40-100mil,高频线用地线屏蔽。 4、多层板走线方向 相互垂直,层间耦合面积最小;禁止平行走线。 5、焊盘设计的控制 3.5.2布线 首先,进行预连线,看一下项目的可连通性怎样,并根据原理图及实际情况进行器件调整,使其更加有利于走线。 3.5.3检查走线 1、间距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2、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 3、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输入线及输出线要明显地分开。 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地线。 5、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造成信号短路。 6、对一些不理想的线形进行修改。 7、在PCB上是否加有工艺线?阻焊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阻焊尺寸是否合适,字符标志是否压在器件焊盘上以免影响电装质量。 8、多层板中的电源地层的外框边缘是否缩小,如电源地层的铜箔露出板外容易造成短路。 3.5.4项目检查 PCB制作初步完成,“铺铜”与“补铜”,连线、连通性、间距、“孤岛”、文字标识对线路进行检查,进行补铜处理,重新排列元件标识;通过检查窗口,对项目进行间距、连通性检查。 3.5.5CAM输出 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并作CAM350检查。到此,PCB设计就完成了,最后CAM350检查,无误后,就可以送底片了。项目完了,作存档记录。 第四章 PCB的设计技巧 4.1为确保正确实现电路,遵循的设计准则: ●尽量采用地平面作为电流回路 ●将模拟地平面和数字地平面分开 ●如果地平面被信号走线隔断,为降低对地电流回路的干扰,应使信号走线与地平面垂直; ●模拟电路尽量靠近电路板边缘放置,数字电路尽量靠近电源连接端放置,这样做可以降低由数字开关引起的di/dt效应。  分隔开的地平面有时比连续的地平面有效 4.2无地平面时的电流回路设计 ●如果使用走线,应将其尽量加粗 ●应避免地环路 ●如果不能采用地平面,应采用星形连接策略 ●数字电流不应流经模拟器件 ●高速电流不应流经低速器件     4.3高频数字电路pcb布线规则如下: ●高频数字信号线要用短线。 ●主要信号线集中在pcb板中心。 ●时钟发生电路应在板的中心附近,时钟扇出应采用菊链式和并联布线。 ●电源线应远离高频数字信号线,或用地线隔开,电路布局必须减少电流回路,电源的分布必须是低感应的(多路设计) ●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导线避免平行。 4.4布线的注意事项: ●专用地线、电源线宽度应大于1mm。 ●其走线应成“井”字型排列,以便是分部电流平衡。 ●尽可能的缩短高频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之间地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信号干扰。 ●某些元器件或导线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的间距,避免放电引起意外短路。 ●尽量加大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方向一致,有助于增强抗干扰能力。 ●当频率高于100k时,趋附效应就十分严重了,高频电阻增大 第五章 PCB的电路抗干扰技术 在电子系统设计中,为了少走弯路和节省时间,应充分考虑并满足抗干扰性 的要求,避免在设计完成后再去进行抗干扰的补救措施。 5.1在电子系统设计中,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大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 能成为干扰源。 2、传播路径,指干扰从干扰源传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扰传 播路径是通过导线的传导和空间的辐射。 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扰的。如:A/D、D/A变换器,单片机,数字IC, 弱信号放大器等。 5.2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传播路径,提高敏感器件的 抗干扰性能。(类似于传染病的预防) 5.2.1抑制干扰源 抑制干扰源就是尽可能的减小干扰源的du/dt,di/dt。这是抗干扰设计中最优 先考虑和最重要的原则,常常会起到事半功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