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体制机制,多元化延伸社区“工作手臂”。一是创新组织设置,筑牢“主心骨”。采取“一支部一特色”,构建“党总支+N+网格党小组”的基层党建新模式,有效多元化延伸社区工作手臂,增强社区组织力量,促进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到网格。二是发挥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一是帮贫济困送温暖。组织党员、在职党员开展“微心愿”活动,对困难党员群众进行帮贫济困送温暖,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使社区大家庭更加文明和谐。三是充分落实“四会四议”制度。通过“四会四议”落实惠民项目、小微工程,兑现居民群众微心愿:安装楼道铁门、路灯、疏通下水道、维修破烂路面等。
(二)突出制度刚性,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一是严格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以严格规范的组织生活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身份意识,责任意识。规范党费收缴,按期按标准缴纳党费。二是抓实积分管理。围绕党员“四个合格”标准对党员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年度平均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认真做好培养、发展、纳新工作,今年圆梦党支部接收预备党员两名,培养两名入党积极分子,吸收新鲜血液,增强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四是抓好队伍管理。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党员干部兼职委员为主体、面向全体居民的综合性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积极参与文明劝导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成常态化,引领党员、在职党员深入文明创建、城市环境管理、禁毒宣传,社区维稳、安全生产、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身体力行参与社区建设。
(三)突出创新引领,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一是创新学习教育模式。扎实开展党员集中学习。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红星云、微信平台以及社区讲习点邀请区、街道领导,总支书记、以及支部书记宣传等学习形式,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达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开展十九大学习讨论4次,党建知识考试2次,清明节社区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明祭先烈主题党日活动、七一前夕社区组织党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接受革命洗礼。并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每日向群成员推送党建学习内容,实行动态管理联系制度。对老年党员送学上门讲党课。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党员对组织生活热情不够。对引导党员 回归 党内生活的力度不大,空挂党员因长期不在本辖内居住,参加党内活动不经常;退休人员有 人到码头车到站 的思想,对组织活动参与不积极;失业党员大多有失落感,甚至有怨气,对参加组织生活有抵触情绪等现象和问题,直接影响了党内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是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不丰富。设计开展党建活动方式方法老旧单一,不能坚持经常,特别是对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和开展活动指导缺位,削弱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是没有充分理顺社区职能务职责。虽然建立社区事务准入清单制度,但并没按照制度执行,许多不是社区该解决问题,都压在社区身上,造成社区做了事,却不建成效,造成居民的误解。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制度建设不规范。放松了对党建工作的要求,没有针对社区党建工作实际,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党组织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约束力,导致有的党员思想松懈,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二是对党员教育管理不严。由于党员多半是下岗、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