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docx

388阅读 | 14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docx第1页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docx第2页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docx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用情 上传于:2024-06-18
公司员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 1 目的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 3 法律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3.5《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3.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4 职责 4.1安全科是职业健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宣传贯彻国家相关法规,制定职业卫生制度,组织识别有毒作业场所,检查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组织职业卫生作业场所监测,建立职业卫生健康档案。 4.2财务科负责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危害作业场所检测、职业健康防护用品及设施以及其他防治费用的落实。 5 术语 5.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2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5.3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5.4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5.4.1化学性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并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或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甲醛、氰化物,滑石尘、电焊烟尘。 5.4.2物理性因素:高温,低温(冷库作业),噪声,振动,电离辐射(X射线),非电离辐射(电焊、氩弧焊时产生的紫外线)。 5.4.3生物性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如畜产品加工工人的职业性炭疽,森林工作者的职业性森林脑炎等。 5.4.4其他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 6 控制程序 6.1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十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质因素类、生物因素类、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其他职业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 安全科按上述十类危害因素组织对作业场所中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确定职业危害因素。 6.2职业危害的防护 6.2.1新、改、扩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必须执行“三同时”原则。 6.2.2 在进行新、改、扩建项目时,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代替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熟知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并告知从业人员,不得隐瞒。 6.2.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 6.2.4安全科负责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组织监督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分级管理。 6.2.5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包括: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检测;事故的检测;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建设项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