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爱岗敬业演讲稿——爱心铺就绿色的生命之路
各位朋友: 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平坦,有的曲折,有的铺满了锦绣,有的却荆棘丛生。 在新疆美丽的伊犁盆地,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翁,二十年来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为边疆军民服务的护理事业上。边疆军民的心中牢牢地记着她的名字——张惠芳。陕西大荔长大的张惠芳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小的时候就羡慕白衣天使,心里总编织着一个美好的梦。1981年7月,她从新疆呼图壁军医学校护理班毕业,带着五彩斑斓的青春之梦,被分配到边塞小城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脑外科。刚参加工作,她就遇上了棘手的问题,一个小小的针管,老护士操作起来轻松自如,在她的手里却好像有千斤重。每当病人议论起她打静脉针注射比别人痛,甚至不愿意让她注射时,张惠芳心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感到无地自容。她偷偷抹了泪,后悔不该拿注射器。也许是军人后代的原因,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个性。经过努力,张惠芳认为自己已是一名合格的护士了。直到发生了一件事,她才发现自己距合格的护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一回,一位住院的老首长赶上过生日,可是他的儿女大概有特殊情况没过来,老人很失落。看着老人满头的白发,看着他在沙发上疲惫的身躯,张惠芳一下想起自己的父母亲,如果他们有这样的遭遇,会怎么想呢?病人的落寞,使她深感内疚和歉意。她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像对自己父母一样精心照料老人。老人一天天痊愈,出院时感激得老泪纵横,拉着张惠芳的手说:“你比我亲闺女还要亲哩。” 从这件事上张惠芳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护士,仅有熟练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更要有一颗不同寻常的爱心。边疆军人的爱是沉重的,既有传奇的美妙,又有传奇的艰辛和苦难。张惠芳的丈夫是陕西铜川市的一名税务干部。1994年12月张惠芳给丈夫发了一封电报:“因部队有任务,不能按时回家休假。”丈夫理解妻子的心情。于是突发奇想:她不能回来,我就不能去吗?他给妻子发了电报,不远千里来到新疆。可到了果子沟才知道这里发生了大雪崩,车辆无法通过,这期间张惠芳也无法出来。一山之隔,使张惠芳和丈夫成了牛郎织女,丈夫从小就听说过这个故事,没想到这故事应验到自己身上。这个有情有爱的汉子,站在冰天雪地的山坡上想了很多很多。张惠芳把寂寞的爱化作对边疆军民的爱,19xx年7月的一天,伊犁军分区通信站18岁的战士祁光恒在架线作业时发生事故,造成双目失明,肢体活动障碍。折断了青春翅膀的小祁,从昏迷中醒来后,眼前一片漆黑,他想到自己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的希望从此无情地化为泡影时,万念俱灰。张惠芳知道此事后想:“一个年轻的战士,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要走的路还很长,美好的生活还等着他,自己有责任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顽强地走过人生旅程。”细心的张惠芳给他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擦身洗脸。头发长了,张惠芳借来推子帮他理发;衣服脏了,张惠芳不声不响地帮他洗净叠好;食堂的饭他不喜欢吃,张惠芳从家中端来可口的饭菜,一边喂饭,一边给他讲保尔、张海迪战胜病魔、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事迹。爱的春风终于温暖了小祁那颗冰冷的心,重新点燃了他的生命之火。张惠芳的生活是艰难的,生命的港湾里也包含了酸甜苦辣。19xx年5月的一天,孩子发了一整夜高烧,咳嗽不止,小脸蛋烧得通红,张惠芳在床边照顾了一夜。望着高烧不退的孩子,她心乱如麻,内疚和不安使她泪水叭嗒叭嗒地掉在孩子的脸上。孩子睁开眼说:“妈妈别哭,你能在家陪陪我,我就不难受了。”望着孩子那祈盼的目光,听着孩子对她的最低的要求,想想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家务,张惠芳真想大哭一场,真想好好陪陪他。但她想到科里人手少,任务重,科室工作一直满负荷运转……就给孩子打了针、带上药交给了幼儿园教师。正当她要离去时,孩子拉着她的衣角不肯松开,流着委屈的泪水喃喃说:“妈妈下班别忘了早点儿来接我。”张惠芳流着泪向医院跑去…… 张惠芳热爱护理职业,也希望做贤妻良母,这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然而,在生活的实践中,她不得不牺牲许多,丢弃许多,工作的投入,使她常常忘了下班和按时接孩子。她欠孩子的太多太多,但对待病人,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真情和爱心温暖病人的心。19xx年5月,她肩上长了一个大脓疽,并感冒发烧,手术排脓后,肩部刀口尚未愈合,她又坚持带班。在给一位体形较胖的昏迷病人翻身时,伤口突然裂开,鲜血渗过纱布直往外流,疼得她眼前直冒金星。当护士为她包扎好伤口,扶着她回家时,看到的却是冰凉的炉灶、方便面和零乱的房间。二十年过去了,张惠芳回首往事,对自己的青春选择无怨无悔。然而,飞逝如梭的苦乐岁月里,她也难以忘怀故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