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
周恩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这两个“天安门”相关的节日分别是( )
A. 青年节、中秋节 B. 建军节、中秋节C. 端午节、国庆节 D. 青年节、国庆节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 )
A. 侵略与反抗 B. 新民主主义革命C. 近代化的探索 D.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朝鲜 C. 美国 D. 苏联
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 消灭了地主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④大庆油田投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农业生产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迈步伐。”该民谣反映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农业“大跃进”C. 人民公社化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45年王氏夫妇创办面包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王氏夫妇将( )
A. 继续拥有面包厂,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 继续拥有面包厂,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 不能继续拥有面包厂,面包厂最终被国家没收D. 不能继续拥有面包厂,但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
50年前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以“文革小组”名义大搞诬陷、迫害,甚至将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表明文革期间( )
A.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事件是( )
A. 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B.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D.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于( )
A. 农村 B. 城市 C. 国有企业 D. 集体企业
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实行生产代工 B. 为企业包销产品C. 增强企业活力 D. 企业全面私有化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九大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 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C. 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D. 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 2015年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C.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 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C. 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 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C.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中国梦已实现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C.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D. 综合国力的增强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60分)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中国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材料四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1) 材料一中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分别指谁?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相关的事件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这一时期能体现社会主义好的具体事件。(任写两件)
(3) 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1992年“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4)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从我做起,请谈谈作为青年人应如何实现中国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右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四: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1) 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严重失误?
(2) 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决策?
(3) 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4) 材料四中“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
(5)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5)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五四运动,后一个天安门是开国大典。因此与前一个“天安门”和后一个“天安门”相关的节日是青年节和国庆节。 故选:D。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的知识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掌握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2.【答案】B
【解析】题干给出的这个年代尺中开始时间为1919年,这一年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结束时间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据此可知这个年代尺反映的主题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故选:B。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3.【答案】C
【解析】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同时美国还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朝中边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答案】C
【解析】1950年-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也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故选:C。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对新中国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要重点掌握。
5.【答案】A
【解析】据“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然维持着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50%以上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背景的相关史实。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6.【答案】B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①②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④大庆油田投产是在1960年,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解答本题需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答案】A
【解析】据“农业生产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迈步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民谣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的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形式以及意义。
8.【答案】D
【解析】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1945年王氏夫妇创办面包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王氏夫妇将不能继续拥有面包厂,但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D符合题意。 故选:D。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9.【答案】C
【解析】文革十年,政治斗争扩大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检法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而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惨遭批斗并失去人身自由,是因为造反派违背宪法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更是突出表明了当时对民主和法制的践踏.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 本题掌握“文化大革命”.重点熟记“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10.【答案】D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他大力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指出这场大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解答本题需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B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识记重要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