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一、学情及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马克思的好友恩格斯为他写的一篇悼文,在仅仅1300余字的篇幅里,恩格斯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抒发了无限崇敬之情。文章感情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给人以激励。我们学生平日里很少接触悼文这一应用文体,较为陌生,且马恩距离青年学生很远,他们的理论博大深奥,值得仔细揣摩和认真学习。
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本文实际,确立教学的目标为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质疑问难理解。
①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②画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本文思路,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完成全文结构图。
2、学生通过品读文本,理解和把握本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论证思路。
3、进行文本拓展,开展相关文章的阅读,推荐几本关于马克思的书。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马克思秘史》(沙叶新)《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保尔·拉法格等)《马克思的自白》(瓦·奇金)。
特别是《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