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重托——从职业教育法执法查看技工教育的成绩单
文/杨生文
这个夏天,职业教育好像从春天一下子冲到了夏天,有点“火”了。
7月初,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汤伟群遇到了“两个难题”:一“难”是毕业生被企业预订一空,满足不了来校招聘的企业需求,被企业追着要人;另一“难”是报名要来该校上学的学生太多,几千个招生指标,几天就招满了,还有不少强烈要求来上学的。
6月初,“弃北大读技校”的新闻持续发酵,热度不减,让技工教育“很有面子”。新闻的主角周浩当年以青海省理科第5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但他毅然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技校生,从而使“弃北大读技校”成为全国性话题。
在此之前,作为知名技工学校的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就已经很火了。只不过,大家在惊叹其超群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技能的一种调侃,或者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没几个真正想把孩子送到技校念书的。有的家长甚至吓唬孩子:“不好好读书就送你到蓝翔。”
其实,这位家长说的没错:在技工学校中,大多数是因为在中、高考中失利,而选择技工学校的。
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