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片: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李如珍抚养成人。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学习,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他深受其老师、后为辛亥革命烈士白雅雨的影响,“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辛亥革命后,因愤恨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统治,于1913年冬,得到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当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亡国条件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并担任总会的文牍干事,向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这篇慷慨激昂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对国内人民的反日爱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1916年5月,他提前中止了学业,怀着“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激情,为创造一个新的“青春之中华”的事业,启程回国,到了上海。
同年7月,卖国贼袁世凯死后不久,李大钊应汤化龙、孙洪伊的邀请,到北京办报,担任《晨钟报》的总编辑。他在报上连续撰写了10多篇文章,揭露军阀、官僚、政客的罪恶行径,引起了掌握该报实权的“宪法研究会”政客们的不满。为了坚持真理,他断然辞职。又担任《宪法公言》杂志的撰稿人。在《甲寅日刊》上,他发表了诸如《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许多篇反对军阀统治和封建文化的文章,“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7月,“张勋复辟”帝制,李大钊避走上海。不久,张勋被赶下台,他又于11月返京。
1918年1月,经章士钊推荐,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随后还兼任经济学教授。他到北大后,很快就参加了由陈独秀主办的、成为当时新文化旗帜的刊物《新青年》编辑部的工作。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李大钊受到极大鼓舞和启发,他在1918年下半年,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1918年7月,李大钊在《言治》季刊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明确地指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是推动世界革命的巨大力量。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办了演讲大会,李大钊在会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这篇著名的演说。接着又写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的著名论文。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针对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战胜同盟国说成是“公理战胜强权”的错误说法,指出这次胜利是劳工主义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是资本主义失败”。他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同年12月,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为这个内容活泼的政治刊物写了1919年元旦社论《新纪元》一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号召世界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打破国界,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
从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积极参加和支持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许多爱国团体、新文化团体请他指导或担任顾问。他曾参与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社会团体,并协助北大学生的国民社和新潮社创刊《国民》和《新潮》等刊物。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李大钊是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在这次伟大的运动中,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
他积极撰写文章激励青年们投入这场斗争,并指导许多进步社会团体在运动中起骨干作用。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评论文章,抨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卖国独裁的反动统治,指导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北大校长蔡元培被迫辞职时,他带领教职员工奔走呼号,加以挽留。他冒着被捕的危险,散发他与陈独秀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的传单。陈独秀被捕后,他又积极参与营救工作。
五四运动中,李大钊更加勤奋地钻研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他发表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他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这年6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透彻地批驳了胡适鼓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明确表达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信仰共产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受过他的影响。1918年秋和1919年底,毛泽东两次来京,李大钊对他热诚帮助。日后,毛泽东回忆这段生活时,曾深情地说:“我在李大钊领导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使我的思想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1919年9月,李大钊应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青年的邀请,去天津发表演讲和参加座谈。翌年,他又支持周恩来等人在北京陶然亭、慈悲庵、北配殿举行座谈会,商量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人道社、曙光社和青年工读互助团等5个团体组成“改造联合、共同奋斗”的问题。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参加研究会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研究会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设法购买了一批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图书,成立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取名“亢慕义(英文‘共产主义’的音译)斋”。也在这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到中国,先到北京与李大钊讨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开始进行了建党的准备活动。
7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正式担任教授职务,他在史学系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程,在经济系开了“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在法律系开了“社会主义”课。同时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讲授“女权运动史”、“史学思想史”、“社会学”和“图书馆学”等课。李大钊通过大学的讲坛积极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点燃革命火种。同年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小组成员有:李大钊、邓中夏、张太雷、何孟雄、高君宇、范鸿吉、缪伯英(女)、史文彬、朱务善、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李骏等。11月,在李大钊指导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李大钊还派人到天津、唐山等地,帮助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立即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他们在北京长辛店工人聚集区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创办了《劳动音》周刊。1921年5月1日,长辛店工人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并成立了工会。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会之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全面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上,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1年8月,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李大钊担任这个部的北方区分部主任。在北京党组织创办的《工人周刊》上,他撰写了许多与工运有关的文章,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指出工人阶级斗争的方向。这个刊物很快在工人中间流传开来,反动政府屡禁不住。1922年10月,李大钊还亲自参与领导了开滦五矿大罢工。接着又在1923年2月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后,李大钊对一些工人的牺牲,深感悲痛。他撰写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吴佩孚压迫京汉劳工运动的原因》等文章,总结这次斗争失败经验教训,激励人民继续战斗下去。1924年底,他出任党的北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并辞去几所大学的教授职务,专门从事革命工作。
李大钊十分关心农民问题,早在1923年秋,他就亲自领导了北京郊区农民抗交菜捐的斗争,并在长辛店铁路工人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由此,他提出了工农要联合开展斗争。他还在《晨报》上发表《青年与农村》的文章,号召青年到农村去。后来又著文论述农民运动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李大钊对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919年李大钊就和孙中山有过接触。1922年8月,他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帮助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受党的委托,到上海与孙中山会见,圆满地讨论了国共合作问题。李大钊还介绍苏联政府代表越飞会见了孙中山。经过会谈,在1923年1月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随后,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帮助孙中山作了很多重要工作,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2月底,他回到北京后,立即领导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开展革命工作。
这年6月,李大钊奉党中央指示,率中共代表团秘密前往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后,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1月奉命回国。这时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了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当年底孙中山扶病到达北京时,段祺瑞已当上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冯玉祥被排挤去西山“养疴”。为粉碎段祺瑞和各地军阀政客的“善后会议”取代国民会议的阴谋,李大钊按照党的指示,领导中共北方区委,发动了国民会议运动,得到了全国各阶层群众的广泛支持,仅北京就有300多个群众团体参加。随后,在北京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并于1925年3月1日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提高各阶层人民的政治觉悟和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故。北京的党、团组织在李大钊领导下,发动了有30万人参加的悼念活动。出殡那天,有10多万北京市民参加送葬,李大钊与林伯渠等亲自为孙中山抬棺,形成一次大规模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示威。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消息传来,李大钊与赵世炎领导中共北方区委在北京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先后在6月3日、10日、25日连续3次举行了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大示威,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5年秋冬,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又领导了北京的关税自主运动和推翻段祺瑞反动政府的运动。
1925年12月和1926年1月,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领导北京人民群众,举行了3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讨伐张作霖的示威大会。2月又在天安门举行了反英讨吴(佩孚)大会。3月12日,发生了日本军舰炮轰大沽口炮台的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在李大钊领导下,北京掀起了群众性的抗议高潮。3月18日,北京十余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帝示威大会。李大钊是这次大会的主席之一,他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卖国的罪行。会后,组成两千多人的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在执政府门前,反动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47人死亡,200多人负伤的惨案。李大钊在头部和双手负伤后,仍不顾危险地指挥退却。当晚又主持召开北京党、团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