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预防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花云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预防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入的分娩后5周的产妇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业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和产后10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10个月盆底肌力测试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显著提高盆底肌张力,减少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妇;盆底肌肉训练;盆底功能障碍;价值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31
女性在怀孕的过程中,较重的胎儿或羊水过多等都会对女性的骨盆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盆底神经、肌肉的损伤等,也会加重骨盆的损伤[1]。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及产后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排便障碍等。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威胁人们的生命,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人际交往,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双重痛苦[2]。我院选取了68例于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入的分娩后5周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产后盆底肌肉锻炼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产妇68例,年龄24~36岁,平均(28.12±1.60)岁。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妊娠分娩情况及胎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恶露量、色、味,做好饮食护理,保持适宜温度,保持环境整洁干净,产后健康操锻炼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产妇的盆底肌肉训练,有专人指导产妇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介绍盆底肌功能训练的目的、方法、产后开始训练的时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法国PHENIX盆底肌肉康复系统进行包括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的盆底肌肉训练。嘱产妇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将探头置于阴道内,进入程序治疗,电流强度不超过100 mA,刺激时间2 s,间隔时间4 s,20~30 min/次,2次/周,1疗程进行8次。
1.3疗效评价标准盆底肌力测定时嘱产妇重复进行提肛及收缩阴道动作,记录盆底肌收缩、舒张时的肌电图值。测定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及10个月的盆底肌力[3]。(1)盆底肌力评价标准。根据肌肉收缩质量、保持的时间、收缩的次数分为5级。0级:肌肉无收缩;Ⅰ级:肌肉颤动,仅收缩1次,且维持不到1 s;Ⅱ级:肌肉不完全收缩,收缩2次,且均维持2 s;Ⅲ级:肌肉完全收缩,无对抗阻力,收缩3次,且维持3 s;Ⅳ级:肌肉完全收缩,轻微对抗,收缩4次,且维持4 s;V级:肌肉完全收缩,持续对抗,收缩5次,且均持续至少5 s[4]。显效:治疗后肌力≥Ⅳ级;有效:治疗后Ⅲ级≤肌力Ⅳ级;无效:肌力Ⅲ级。(2)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10个月时尿失禁发生例数。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两组产妇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尿失禁发生例数比较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3,10个月时疗效比较(表1,表2)
2.2两组产妇产后3,10个月时尿失禁发生例数比较(表3,表4)
3讨论
盆底肌功能重建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观念,指应用物理方法,通过患者主动或被动收缩或刺激盆底肌,达到增加尿道关闭功能,治疗尿失禁的作用。盆底障碍性疾病主要由盆底组织损伤引起。妊娠与分娩的过程均会对女性的盆底造成损害。产后护理不当极易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妊娠期间随着子宫的增大腹腔压力也逐渐增加,对盆底产生的压力也在增大,盆底肌肉逐渐松弛,分娩时对盆底肌肉的过度拉伸使其受损更加严重[5]。尽管机体有一定的恢复功能,但研究显示若产后不对盆底肌肉做正确的训练,盆底功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