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归纳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随着旅游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热点例如AJhahti探讨了芬兰的旅游竞争力RitchieJRBCrouchGI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杨森林郭鲁芳和王莹探讨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李葆盛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赵书华李辉对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林源源基于钻石模型定义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盛见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综合上述成果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4个层面国家旅游竞争力研究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和旅游业内部某一行业竞争力研究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都把区域旅游竞争力看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有关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和类型划分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概述目前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业绩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研究中常根据某地区的旅游业业绩来评价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例如张争胜和周永章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企业数量等评价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周树民采用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接待能力等指标比较西安北京和成都的旅游竞争力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第二种是因素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注重探讨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例如Mihalic根据旅游地的吸引力管理组织信息效率等计量区域旅游竞争力万绪才等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等方面构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梁明珠和陈小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王兆峰从旅游品牌竞争力入手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旅游业绩虽然是旅游竞争力的表现但它本身并不代表竞争力旅游竞争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各种要素来体现鉴于此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出发归纳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种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旅游产业的产业特征按照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全面性和相关性原则本文选取了旅游要素竞争力旅游行业实力和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3个大类共40个原始指标组成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是旅游要素竞争力包括自有资源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3个二级指标其中自有资源竞争力包括世界遗产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三级指标人力资源竞争力包括区域总人口旅游饭店职工数旅行社职工数旅游院校学生数和旅游院校数5个三级指标资本竞争力包括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吸引外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个三级指标其次是旅游行业实力包括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和旅游市场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包括国内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星级饭店房间数星级饭店床位数星级饭店旅游业税金星级饭店旅游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星级饭店人均占用固定资产旅游业从业人数8个三级指标旅游市场竞争力包括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游客接待人数5个三级指标最后是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包括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和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包括游客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拥有卫生床位数高等学校数教育经费5个三级指标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三产比重6个三级指标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和聚类分析本研究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生态分析法包含两种现代多元统计分析即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和达到某一百分比时通常85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所选取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依据样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在对经济类别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后可得各类数量分布表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经济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三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作一维方差分析它可以对该因素的若干水平分组中哪一组与其他各组均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即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在进行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时本文选用OneWayANOVA过程将5个因子移入因变量3个类移入Factor运用邓肯法可以得出3个类对各因子的重视程度见表3结合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序表可以看出类型1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类型2综合竞争力得分除了天津外都小于0说明它们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类型3中有6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大于0有10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小于0总体来看竞争力水平一般由此可以得出旅游产业支持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人力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旅游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第一类区域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是继续加快交通商贸邮电通信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基础产业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第二类区域来说则要加快高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旅游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国际市场的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高级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兴旅对于第三类区域来说则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此外还要以大企业为龙头以精品旅游区为吸引积极拓展入境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1杨森林郭鲁芳王莹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2李葆盛旅游竞争力之战略构想M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033赵书华李辉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4林源源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5盛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性质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86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17周树民陈实邵金萍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48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