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概念化设计方案
总体规划设计部分
校园特色“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应学校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生态环境 “结合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规划结构多样、协调、有弹性,考虑未来发展”
建筑单体间相协调,道路里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从整体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外部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设计不可分,是校园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突出重点
1、引入周边风、林、水及常州人文景致于校园,整体融入区域地景,形成天、地人合一的环境。
2.表达基地所处的自然地形南北轴向方向性和东西自然节理性。
3.前瞻性生态校园,强调自然资源回留运用的环保及能源节约观念。
4.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原有地貌并精心打造更为“经济、实用、美观”的校园环
境。
规划设计原则
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需要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环境氛围。本规划立足传统精神,通过对当代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理解和预测。在对基地的现状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在创建有形的校园的同时,营造无形的校园特有氛围。
新校园首先要现代化,校园教育建筑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符合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与教育技术方法的变化。通过高层次的文化意念、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先进的功能配置体现时代特色。新校园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方法都要适应网络化教学的要求,要强调信息交换和流通、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融,发挥好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
设计想法
创意来源:具有生命力的折线打破原有的棋盘式格局,寓意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的母体不断成长的强大生命力。学校就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突破的一个地方,就像知识的不断更新一样。
功能规划布局特点:
网格化的校园布局,反映教育严谨化趋势,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性。折现的出现,顺应自然走势,表达生态与结构理性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人文精神,传递着蕴含传统意味的现代气息。在同心网格构图中,形式和空间的张弛、疏密、刚柔的对比以及合理近人的尺度而产生的场所同心感、归属感。由绿地型、景观型、广场型和林荫道型空间以及台坡空间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人行空间网络和车行空间网络所形成的校园空间网络成长而来,是根据于水土的机理和脉络,是一种带有生态趋势的校园布局,这也顺应主导风向、波向、朝向。
核心问题提取
1.如何结合校园已有的现状和设施来重新塑造焕然一新,使得建筑与外部空间得以发挥他们的场所性和故事性;
2.如何解决该基地的地理结构、建筑和景观规划的和谐统一;
3.如何充分利用基地的水体资源,充分发挥水系统的循环作用。
地理位置区域分析
常州工学院,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注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常州市天宁区、新北区交界处,距常州市商业繁华中心区以及常州火车站、汽车站约3公里,与常州市行政中心隔街相望,龙城大道、通江南路、晋陵北路三条城市主干道环绕校园四周。
地理位置水体梳理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下游,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水网密集,位于长江流域,太湖流域,京杭运河贯穿常州。水资源存在形式多样,主要存在于“江河湖库”所组成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