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片:马克思在中国的十三位门徒
开创者的命运总是令人关注。参加一大会议的十三位党员代表,可谓马克思在中国的十三位门徒。他们的命运各不同。有被捕牺牲的,有英年早逝的,有脱党的,有当了大叛徒的,还有做了大汉奸的。而引领共产党走向辉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可谓成就最高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也是这早期十三门徒之一
毛泽东(1893-1976):终成一代伟人
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此前两个哥哥早亡,父母怕他活不长,所以将他寄托给一个“石神”保佑。因此,毛泽东又被称为“石三”。他8岁开始读孔夫子的圣贤书,13岁时由于父亲的干预而辍学三年。等到16岁时他到湘乡县东山小学读书,他才初露风采,以其作文的出众而受到老师、学生的称赞,在校内小有名气。但此时他的文章在侪辈中也不是最出色的。
第二年(1911年初),17岁的毛泽东负笈远出,到长沙求学。期间他阅读了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卢梭,孟德斯鸠的大量著作。其才识也进一步显现。在第一师范的一次人物评选中毛泽东得票最多,名列第一。毛泽东成了一部分人私人谈话的焦点人物。“五四”运动中,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并在上面发表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针砭时政,指点江山,引起湖南各界的交口称赞。毛泽东从一个校级名人一跃成为一个省级明星。这期间,毛译东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他由接受康、梁的维新主张转而接受各种无政府主义观点,后来,又从接受无政府主义转而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他说“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1921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共的创始人之一。1923年,在三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中央局秘书。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样,在20年代,毛泽东无论在党内还是党外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成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重量级人物。
之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击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成为红军的主要领导人。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否定了王明的左倾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首次被写入党章。与此同时,毛泽东由于其杰出革命业绩,受到共产国际和全世界无产者的赞扬,在资产阶级国家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来到中国就以毛泽东为采访重点,非让他讲讲自己的历史不可,这样才有了《西行漫记》的产生。这本书在资产阶级国家里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毛泽东在3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
40年代末,毛泽东领导指挥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推翻了蒋介石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写。
从建国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这段日子里,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三大改造,使中国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随后又发动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奠定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建设成就。后又发动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十年浩劫。
由此观之,毛泽东由一个父母害怕长不大的“石三”转变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伟人,他和我们其他所有人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当然万物莫不有缺,毛泽东也不例外。综观其一生,他不仅功大于过,而且可以说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
结局:成为13个一大代表中也是所有共产党人中成就最高的党员。1976年病逝后被保存遗体,停放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的水晶棺内。
王尽美(1898-1925):英年早逝
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半月刊。1920年与邓恩铭、鲁伯峻等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是中共一、二、四大代表。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病逝。
李汉俊(1890-1927):脱党主人
1902年留学日本。1918年回国。1920年和陈独秀共同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负责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工作,并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后脱党。曾任武昌高师、武汉大学教授,汉口市政督办公署总工程师,北洋军阀政府外交部秘书,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员,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27年11月,被桂系军阀胡宗铎、陶均部逮捕,在武汉牺牲。译著有《<资本论>入门》等。
何叔衡(1876-1935):突围牺牲
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和毛泽东一起回到湖南开展建党活动。1928年去苏联学习。同年在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30年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1931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政府农检查部部长,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向福建转移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牺牲。
董必武(1885-1975):革命元老
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到东京日本大学攻读法律,参加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参加反袁斗争,曾两度被捕。后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了护法运动。1920年同陈潭秋等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武汉区委执行委员,中共武汉地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国共合作后,参加筹建国民党湖北省各级党部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去苏联学习。1932年回国后,任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中央工农检查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中央党校教务长、校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统战工作。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至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监委书记,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作收入《董必武选集》。
邓恩铭(1901-1931):被捕牺牲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与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1920年成立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与王尽美、王翔千等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委员。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被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牺牲。
陈潭秋(1896-1943):军阀杀害
1920年与董必武、包惠僧等发起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并参加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在中共武汉区委负责组织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共顺直(今河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在哈尔滨被捕。1932年获释后回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1933年赴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人民委员(粮食部长)。1935年去上海指导左联工作。后赴苏联入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9年回国,化名徐杰,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和毛泽民、林基路等领导新疆的革命斗争。1942年被新疆统治者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秘密杀害。生前曾被中共五大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牺牲后,由于消息隔绝,在党的七大仍被选为中央委员。
陈公博(1890-1946):做了汉奸
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参与创办《群报》。1921年参加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投靠广东军阀陈炯明,后逃亡日本。1923年被中共开除党籍。同年到美国学习。1925年毕业后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同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镇压广州起义。1928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拥护汪精卫为领袖,反对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改组派的首领,1938年随汪精卫投敌叛国。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后,任立法院院长,上海市市长兼上海市保安司令、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汪精卫死后,继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逃亡日本,1945年10月被提解回国。1946年6月在苏州监狱被枪决。
周佛海(1897-1948):也是汉奸
1917年留学日本。1920年在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返回日本后,组织旅日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脱离共产党。曾在广州大学、黄埔军校、武汉大学和武汉商学院任教。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投靠蒋介石国民党,任南京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政训处处长兼总司令部政治处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