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
一、单选题
1.伍某近几年纠合一伙人,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窜作案,多次抢劫,打伤10多人,赃款数额高达人民币20多万元。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伍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例表明,犯罪最本质特征是
A.执法严格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违反刑法 D.违反国家根本大法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这些“严重不良行为”包括( )
①学习成绩差,旷课
②夜不归宿
③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④吸食毒品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截至2020年3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各类制售假劣涉疫情防护物资案件1095起,捣毁犯罪窝点830个,查扣涉案口罩4840万只;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打击力度。这是因为( )
①这些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这些行为都是民事违法行为
③法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
④这些行为都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马某无证明强行外出,不听防疫工作人员劝阻,还对阻拦其翻越栅栏的工作人员打了一拳。事后,马某寻衅滋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马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行政拘留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④我们要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远离犯罪,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17年7月19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一审宣判,主犯陈文辉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6名被告分别被判处3至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案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是
A.无期徒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罚金
6.本案从法律的角度看
①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③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④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表明吸食毒品
A.是行政违法行为 B.是严重违法行为
C.应受刑事处罚 D.应负民事责任
8.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某,被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该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9.香烟不是时髦的“道具”,很多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倡导绿色无烟生活。然而,目前在青少年群体中,吸烟现象仍时有发生。以下对“青少年吸烟”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吸烟能够减轻学习压力,增加生活情趣
②吸烟彰显个性,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青少年吸烟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影响智力正常发展
④吸烟是一种不良嗜好,青少年吸烟容易形成不良品性,诱发违法犯罪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在学习《预防犯罪》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