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图案是如何选定的
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政协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启事中规定8月20日为征求截止日期。短短一个多月,应征设计国旗的信函就达1920件,图案2992幅。
8月16日,政协筹委会在北京饭店413号会客室设立临时选阅室。大多数初选委员们看好的是三幅图案,这三幅图案一律都是红底黄色。第一幅图案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是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下面的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
9月23日上午,政协会议开始分组讨论,第一幅图案备受赞扬和青睐。在热烈的气氛中,政协特邀代表张治中语出惊人,他坚决反对一颗大星一条杠的图案,并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还郑重其事地要求把他的发言送上去。虽然如此,他仍放心不下,因为开国大典在即,国旗方案变动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于是,他想到了毛泽东。
当晚,毛泽东和朱德宴请程潜、张治中、傅作义等26名国民党起义将领,周恩来、陈毅、李济